花拿了過來,英秀細絨落在掌心,她瞬時高興起來,仰頭問道:“這時節怎麼還有這個?”
徐朗沒回答,只是道:“過來。”
琳琅依言湊過去,徐朗便摘了一小朵簪在她鬢邊,紅絨映襯她白膩如玉的臉頰,更增嬌豔。他側頭打量了片刻,忽然衝琳琅一笑,伸手拿下車簾,剩下琳琅坐在裡面莫名其妙。反正閒著無事,拿了隨身的菱花鏡一瞧,還真挺好看。
*
秦家坐落在城東,馬車晃悠著拐過幾道街巷水橋,最終停在秦府門前。不同於相府的威嚴氣象,秦家門前沿牆載滿了花樹,這會兒尚有秋花盛開,帶得那兩座石獅子都沒那麼威儀了。
琳琅父女的車子要拐進秦府去,剩下的一位著作郎被安排在了州衙附近的客棧裡,剩下徐朗四人住在了隔兩條街的停雲居——
那是徐朗的姨母楚寒青家的別院,三進的小院落帶個後花園,佔地不大但勝在幽巧別緻。楚寒青現已搬到別處居住,不過這園子玲瓏精美,她每年夏天都要來住一程,日用的東西一應俱全,就連灑掃的七八個僕人都是全的。徐朗這會兒借住進去,倒也方便。
兩撥人各自安頓。
琳琅的外祖秦鐵輝雖然健在,卻在辭官後歸隱向道,現下在山裡置了房屋清修,如今的秦府便是老夫人當家做主。琳琅父女初到,自然得先去拜見老夫人。
賀文湛才名在外,秦老夫人對這女婿還是很滿意的,否則也不會讓女兒孤身遠嫁京城。雖然前些年夫妻不睦,而今兩人和好又有了第二個孩子,秦老夫人接了書信當然高興,當下就在客廳見了父女倆。
琳琅緊跟在賀文湛旁邊,在一眾婆子的簇擁下向內行,所經之處,一花一木莫不熟悉,待瞧見秦老夫人時,忍不住鼻子一酸,臉上掛著笑,眼裡卻差點沁出淚花。
老一輩裡最疼她的就是這外祖母了,上一世得知秦氏死訊後老人家一夜白頭,漸顯龍鍾老態,這回倒還好些,雖然已有了幾絲白髮,卻不顯眼。見了琳琅,老夫人便在丫鬟攙扶下過來將琳琅摟進懷裡,一聲聲的“鈴鐺兒”喚著,高興得直笑。
後面賀文湛口稱“母親”拜見,琳琅便也退回去跟著跪拜,跟來的楊媽媽、錦繡、錦屏、木香便也跪下。
老夫人哪裡能不高興,一疊聲的叫人上茶擺果子,又問秦氏近況和父女倆路上情況,賀文湛一一回答,又問岳丈安好,俱是高興。
說了會子話,賀文湛退出去,往琳琅的舅父秦紫陽那裡去,秦老夫人便領著琳琅向內院去了。
秦家的內眷並不多,從老夫人起,底下是夫人吳氏、少夫人梅氏,和琳琅的表姐秦蓁。這會兒三個人都在老夫人的瑞安堂裡說話呢,聽丫鬟報老夫人回來了,吳氏和梅氏當即迎出來,後面秦蓁蹦蹦跳跳的跟著,好奇的打量琳琅。
秦老夫人便笑道:“正好都在,盼了好些天總算把這丫頭給盼來啦。”就又介紹,“這是你舅母、這是你嫂子、這是蓁丫頭,比你大兩歲。”琳琅一一行禮拜見,到得秦蓁時,兩人年紀相仿,琳琅因為上輩子跟秦蓁要好,這會兒倍覺親切,兩人拉著手行個禮,便沒再放手。
這會兒日頭已經西斜了,吳氏命人擺飯,進了屋便寒暄。老夫人和吳氏都瞧過秦氏來的書信,知道琳琅此行的原因,便關切問道:“鈴鐺兒身上的病怎樣了,這會兒好些了麼,可還畏寒?”
“已經好多啦,這一路過來天氣和暖,多穿點衣服就行,倒也不畏寒了。”琳琅跟秦蓁並肩坐著,答得乖巧。
秦老夫人便道:“雖這麼說,還是要小心。你的住處已經收拾停當了,地龍也燒了起來,若還有什麼缺的,儘管跟你舅母說,把這兒當家裡就是了。”地龍在南邊並不多見,這東西做起來耗費大,江南的冬天也冷不到哪兒去,最多生個火盆子,也就錢多的沒處花了才會做這個。
旁邊吳氏也道:“我已安排裁縫明兒過來,給你做幾身厚衣裳。”
琳琅便起身道:“謝謝祖母、舅母。”
秦蓁拽了拽她的手,笑道:“快坐下吧。不過既然裁縫都來了,我明兒也沾沾光,做幾身新衣裳。”
“好好好,正好明兒你帶著鈴鐺在家裡走走,各處熟悉一下。”吳氏便又看梅氏,“你那兒也該添些衣裳了,明兒也去看看吧。”梅氏便笑著應是。
不多時飯菜擺上來,琳琅是客,和秦蓁一處坐著,吳氏和梅氏幫著擺了碗箸,老夫人便叫她們坐下吃飯。
這情形看在琳琅眼裡,只覺得溫馨。在賀府的時候,賀老夫人刁鑽,對兒媳們向來是要擺譜兒的,若哪天一桌吃飯,幾個兒媳都得伺候著,等她吃會兒才能坐下,還得隨時待命佈菜。相比之下,目下的兩雙婆媳都跟母女似的,親熱許多。
不過這也讓琳琅思念秦氏,不知道母親現下在做什麼呢?賀文湛和她都不在,蘭陵院裡就只剩秦氏孤孤單單的,別再被老夫人找碴就好了。
這頭她正思念,那頭老夫人也念叨起了閨女,琳琅便忙回神。
飯後坐著說了會兒話,老夫人因怕琳琅車馬勞頓,便叫人服侍她去歇息。琳琅的住處就在秦蓁的隔壁,兩座閣樓相連,底下各自五間屋子,頂上卻是相通的,一側當書房、繡房,另一側六間敞廳相連,觀景極佳。屋前種著半叢秋菊半叢牡丹,後面則是一灣水塘,亭臺樓榭俱全,垂柳花樹掩映。
琳琅身邊除了隨行的楊媽媽、錦繡、錦屏、木香外,吳氏又額外安排了一個婆子兩個丫鬟伺候。
秦蓁素日裡沒個姐妹相伴,這會兒來了個琳琅,自是高興得很。倆人牽手到了住處,她依依不捨的道:“琳琅好好歇著吧,明兒我帶你遊園子。嗯……不知道比京城的比起來如何,但在江南地界,這園子也是拔尖的。”
“母親早說這裡的園子要比京城好幾十倍,我也想看看呢!”琳琅期待。
“真的?”秦蓁將信將疑。
“真的!什麼時候姐姐去京城,我帶你逛逛就知道啦。”琳琅語氣確信。上輩子在這園裡生活了幾年,孰優孰劣她當然清楚得很。
秦蓁便高興起來,“那就說定了!”
歇了一宿,次日琳琅跟著吳氏去拜見了舅舅和兩位表兄,等裁縫帶人到來時,姑嫂幾個便說說笑笑的量衣服去了。
秦家在江南延綿數代,雖然人丁算不上興旺,但娶妻嫁女都有講究,到得而今關係交錯縱橫,在江南地界很有勢力。這裁縫叫魏九娘,是袁州這一帶的翹楚,裁剪刺繡很有一套,早就被收進了秦家的成衣鋪,身邊配了幾個出色的繡娘,專為郡王府、朱家、秦家這等人做衣裳,手藝沒的說。
秦蓁和魏九娘交道打得多了,量身時便問道:“上回叫你們做的賞菊衣裳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