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暇接。因坊中住的多是貴人,尋常百姓倒極少來這邊,馬車緩緩行過時,兩邊既不過分冷清,也不過分熱鬧,倒能叫人安下心欣賞其精巧別緻之處。
出了太平坊拐過兩條巷子,便近熱鬧的集市,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一晚上各處都是賞燈的人群,馬車在擁擠的人潮中行進的無比緩慢,顧長清耐不住,商量過後便讓顧榮華和青梅下車,步行觀燈。他帶著兩位妹妹,後面跟著檀鶯、綠珠和幾個小廝,將青梅和顧榮華圍在中間,免得被人流擠到。
沿途行過,兩旁的各色店鋪門前都掛著一串串的燈籠,道旁的柳樹和櫻桃下點綴著以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的各色紗燈、琉璃燈,亦有彩色細紙糊的花燈,形狀若白兔、若靈猴、若慵貓、若飛鳥。燈上彩繪山水、花鳥、魚蟲及人物故事,在燈光映襯下朦朧美麗。
整條街上人潮湧動,男子俊朗挺拔,女兒明麗婉轉,手裡拎著燈籠呼朋引伴,或是點評圖畫技法,或是猜個燈謎,打趣笑鬧之間鶯聲燕語,熱鬧之極。
青梅這還是頭一次在京城過元夕,這花燈節的陣勢自然是宛城沒法相比的。就連顧榮華都對這花燈常看常新、讚歎不已,青梅更是為之振奮,四處張望觀賞,只覺眼花繚亂。
他們隨著人群慢慢前行,兩旁還賣各色蜜糕小吃、細竹編的動物、精緻的流蘇宮花,還有時新的面具。
青梅自小愛玩鬧,在這氛圍感染之下,平時收斂隱藏的孩子心性便展露無遺,瞧著各色可愛的面具和手提花燈時愛不釋手,顧長清便陪著她逐個買下。一旁顧榮華最初只是冷眼看著,嫌青梅俗氣幼稚,到得後來,卻也不知怎麼的,也拎了個琉璃燈盞在手中把玩。
一群人時聚時散,慢慢的行到御街邊的五珍樓時,已是戌時三刻了。
顧長清瞧著她姐妹倆正好也走累了,便道:“咱們到裡面歇歇吧,我已跟三郎說好在此相會。”青梅倒還好,往常活蹦亂跳的也不覺得累,不過顧榮華可是個矜貴的身子,這會兒扶著檀鶯,還真是有些累了,自然贊同。
不過今夜的五珍樓卻不是隨便就能進去的,不止因其菜色和價格在京城中數一數二,更因其絕佳的位置——三層形制的閣樓坐落在丁字路口,坐在臨街雅間的窗邊,不止能瞧見御街上的龍燈,還能瞧見正對面的燈樓。
那燈樓乃是每年元夕夜最叫人期待的景觀,除了供百姓觀賞外,皇帝和皇后也會帶宮裡的各位嬪妃、公主皇子在皇城樓上觀賞,與民同樂。是以每年沒到臘月時,宮裡就開始準備這燈樓,召集數百名能工巧匠合力製作,年年都能叫人耳目一新,驚歎不止。
正因如此,這五珍樓的雅間便格外搶手,那些個公子王孫們誰樂意擠在人潮當中還看不到燈樓全貌?倒不如在雅間溫一壺酒,點兩樣小菜,聽著曲兒作著詩,再立在窗邊從容觀燈,可不是風流文雅極了!
雅間的數量畢竟有限,水漲船高之下,五珍樓的位置在今夜可都是天價,能包下雅間的人不止要有銀子,還要有身份。到得而今,能進入其中的多是皇親侯爺以及勳貴之後了。
顧長清本身並沒辦法訂得雅間,不過掌櫃的見了他,卻還是躬身含笑迎進去了——無他,唯宮裡有人耳。三皇子君離可是很早就定下了雅間,之前也已囑咐過掌櫃,才能叫他們三人順利進入。
青梅還不知道這五珍樓的行情,入內見得人人衣飾華貴儀表不俗,免不了讚歎一番。
君離定下的雅間在三層,正中的位置是太子出手定下的,是以青梅等人的位置稍稍偏左,卻絲毫不影響觀燈。掀開窗戶瞧街上的情形,那才叫寶馬雕車香滿路,花燈璀璨如星落,其盛美熱鬧自不必說。
三人就著早就備好的酒菜歇息,到得戌時將盡,才見掌櫃躬身引著君離走進來。
青梅那時正在瞧對面一盞極其別緻的琉璃美人花燈,猛然心有靈犀般看向門口,就見君離恰好閃身進來,目光也恰好落在她臉上。目光中各有驚豔流過,而後相視一笑。
顧長清起身相迎,因雅間內別無他人,便行了參見皇子的禮儀,青梅便跟著顧榮華一同行禮。君離身披玄青色大氅,裡面卻是藤黃色的罩衫,身上一應玉帶佩飾俱全,頭上戴著象徵皇子身份的潔白簪纓銀翅帽,他本就生得俊朗,雅間的明燭給他鍍上一層柔光,瞧著尊貴明秀。
君離叫他們免禮,隨手將大氅交給丹青,又將那銀翅帽脫了,道:“宴會拖得晚了,叫你們久等。”說著便問顧長清,“玩得有趣麼?”
“你瞧。”顧長清指著旁邊堆在一起的各色面具、瓔珞、宮花及數個花燈,笑道:“青梅都要玩瘋了。”
君離的目光便落在了青梅身上,一襲荼白色齊胸襦裙由胸及踝,錯落有致的撒著碎花,滾了精緻的繡邊,在胸口處以天青色絲帶結出個盈盈的蝴蝶。上面則是丁香色的交領半臂,露出一段雪頸,燭光映襯下嬌柔淡雅。頭髮挽起,金釵上的雙蝶帶著兩串珍珠垂落在耳後,更增柔光,顯得秀耳愈發幼嫩。
他不自覺的就往前走了兩步,想要伸手去碰觸,眼風掃見了顧榮華時才恍然驚覺,便道:“顧姑娘呢,可有收穫?”
顧榮華便盈盈笑道:“選了個琉璃燈盞,拿著頑罷了。”
☆、第44章 親吻
君離不過是客氣問了顧榮華一句,顧榮華聞言欣喜,取了精心選的花燈想要給他瞧瞧,君離卻已轉到桌邊和顧長清說起話來。她拿著燈籠有些訕訕的,正好此時站在窗邊,便隨手交予檀鶯道:“把燈籠贈給那位小姑娘吧。”
檀鶯頗為意外:“姑娘不是挺喜歡這個,怎麼就送人了。”
顧榮華便略略抬高了聲音道:“那小姑娘羨慕花燈又不能買,就將這個贈給她吧。”纖手指處,卻是對面小攤邊流連的瘦弱小女孩。
檀鶯哪能不知她的心思,便朗聲應道:“姑娘真是菩薩心腸,奴婢這就過去。”
她主僕倆一唱一和,君離哪能聽不到。他今夜畢竟是主動提出要和顧家同遊,自然不能太冷落顧榮華,也就隨口向顧長清笑道:“令妹倒是細心。”忽聞得隔壁吵吵嚷嚷,便叫丹青出去看看。
片刻後丹青回來,在君離耳邊悄聲說了幾句話。君離面色微沉,顧長清便問道:“是有什麼急事?”
“何靖遠又在隔壁鬧事。”君離頗不耐煩,“灌了兩口酒就不知天高地厚,連淑明和欣兒都敢動。”
淑明縣主和魏欣?青梅聞言訝然。魏欣是魏國公的掌上明珠,何靖遠是尚書令備受寵愛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