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簡笑著打趣:“喝碗暖姜酒也許更好。”
青梅便揚起笑臉,笑出一雙淺酒窩:“好呀,回頭我釀一罈姜酒給姐姐送去,每天喝著暖胃。”
幾人行了一段,因伍玉簡住在里仁坊中,便分道而行。四人依舊如來時般並肩而行,興高采烈的誇獎今晚看到的稀奇花燈,又說那花樓如何盛美,初次站在皇城邊是如何激動。到了崇仁坊,賀子墨送青梅姐弟回家後才回自家住處。
中秋後賀子墨要等秋闈的結果,也不急著去國子監,正好帶青梅姐妹熟悉周圍環境。青梅因答應了伍博仁要送酒給他,又想著要給顧夫人送幾壺聊表心意,便往西市買了合適的釀酒器具,而後採買果子。
這時節並無青青梅子,她拿手的青梅酒自是釀不成的。轉了一天,青梅最終選了一包甜潤的紅棗,一包開胃的山楂,幾袋清甜的金梨,回去後細心整理切碎,再選了上好的黃酒,幾道繁瑣工序後細心裝入壇中。
青梅瞧著眼前一排十個罈子,臉上滿足的笑意掩藏不住。
因許氏擔心青梅荒廢課業,便又提起了想請賀子墨教導青梅的事,青梅趕在她去找賀夫人之前就攔下了,循循勸解:“賀先生現在要專心準備明年的春闈,咱們還是別麻煩他了。懷遠最近會去買書回來,回頭我和他一同讀書練字不就是了麼?”
好不容易能和賀子墨愉快的遊街閒談了,再要是請他來教導課業,那張臉定然會馬上嚴肅起來,然後拿起戒尺在她面前敲個不停。青梅可不想再受苦了。
許氏聽她提及春闈,到底不敢打攪,這件事便放下不提。她原是為了打探顧府訊息才暫居在此,等得空時便想法子探聽,除了和街坊閒談,還專門打聽過市井中靠賣訊息生存的小乞丐,將顧府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顧尚書的正妻顧夫人生有兩子一女,長子顧長安在雲州任正六品的長史,次子顧長清是個青年才俊,雖才二十歲的年紀,卻已做了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是無數人心目中的乘龍快婿,與青梅訂有婚約的正是這位。女兒顧榮華據說是個美人,性情不得而知。
因顧尚書為人中正,夫妻情深,據說只是在十幾年前收留了個孤女,納為妾室生了一位庶女,為人無從知曉。
許氏以前不過是靠著書信與顧夫人聯絡過,聽了這些便及時講與青梅聽。青梅趴在桌子對面,閒閒嗑著瓜子:“這麼說我有兩位表哥,兩位表姐妹。姑娘的性情不知如何,雲州那位長史自然是不在京城的,這位大理寺少卿……不會比賀先生還嚴厲吧?”
“嚴厲些才好呢,瞧你這坐姿,見了顧夫人你也這麼軟趴趴的?”
青梅吐吐舌頭:“到了那裡我會注意嘛,現在先偷個懶兒。”
許氏笑了笑也沒再說她:“打聽這些容易,要打聽顧夫人的喜好卻難了。這麼多年沒見過,我就怕她……唉,不知道她做的是什麼打算,咱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到得這時,許氏才真正意識到青梅面臨的境遇——
兵部尚書是何等人家?更勿論顧長清乃是個青年才俊,婚事上自然挑剔。青梅雖然聰慧,畢竟長於鄉野之中,如何能與京中貴女相比?若是顧夫人念著舊情,婚約作數讓青梅成了尚書的兒媳,可不得多學些處事待人之道,且要討婆母歡心?
退一步講,就算婚約作廢,許氏還是想著請顧夫人來為青梅的婚事做主,畢竟有了顧夫人做後盾,青梅的身份更好掩藏,將來在婆家也能有個倚仗。若是如此,青梅可不得好好表現,儘量博這位姨母的歡心?
如此關心則亂,許氏恨不得把顧府的一切都打聽清楚。她心裡暗暗盤算著,旁邊的許懷遠便道:“娘應該認識顧夫人身邊陪嫁的人,不能找他們探訊息麼?”
“你傻呀!”青梅依舊趴在桌上,“那些人是顧夫人的心腹,母親若是找了她們,恐怕所有言行都得傳到顧夫人耳朵裡,到時候咱們成什麼了?”
許懷遠撇嘴:“不行就找其他人麼,只要是在顧府做事,多少會知道主母的喜好。別找顧夫人身邊的人就好了。”
“這才像話。最好是能慢慢觀察一陣,尋個沒法到顧夫人跟前傳話,口風也比較緊的人。娘就說是想進府裡做事,探個主人家的喜好情況,再送些銀錢也沒什麼。至不濟,就說咱們是遠房親戚,想打個秋風,嘻嘻。”
許氏在旁點頭,覺得這法子可行。
因青梅覺得許懷遠的課業不能耽誤,便經賀子墨推薦,尋了個麗正書院,每日裡去那上學。青梅一邊操心那幾壇果子酒,閒了時便上街看各家酒肆的賣酒情況。
她去的酒館多是伍博仁說過的,很容易便能碰上他。這一日兩人又碰上了,伍博仁問青梅覺得那家的就如何,倒有些考問的意思,青梅便詳細答了,聽得伍博仁樂開了花:“小青梅果然有眼光!這家的酒還不是最好的,城外的寺裡有個明遠和尚,他手裡的酒才叫好喝!”
伍博仁推崇的美酒竟然在和尚手裡?青梅覺得有趣。是以伍博仁約她同往時,青梅便欣然答應了。
伍博仁的為人和性情許氏也有所瞭解,又聽賀子墨說他曾是官名清正、很受愛戴的京兆尹,便放心讓青梅去了。
明遠和尚是城外青山寺的一名掃地僧人,年紀已過六十,據說曾是個天涯浪跡的劍客,也是伍博仁的至交好友。後來不知怎麼受了情傷,萬念俱灰之下出家為僧,想著潛心向佛。奈何他沒甚慧根,讀了幾年經還是沒啥進益,覺得這事情實在枯燥,便自請掃地去了。
起初他偷偷喝酒時也被方丈責罰過,哪知他屢教不改,在伍博仁的美酒誘惑下染上好酒的習慣,嚐遍美酒後不過癮,便自己在住處釀酒。
方丈憐他孤苦一人,除了好酒外倒也沒犯過錯,責罰了幾年後便放任不管了。
而今的明遠和尚一襲灰色僧袍,身子卻是健朗,藏在角落的小屋裡摞著十數個酒罈,香氣醇厚。他從中舀了幾種酒出來,倒在樸實無華的木杯之中,喝得伍博仁讚不絕口,青梅嚐了幾杯,這酒醇厚綿柔,是她所難比肩的,也盛讚不止。
嘗罷美酒,伍博仁自與明遠和尚敘舊閒談,青梅瞧著後山景色有趣,便去閒逛。
青山寺的後山上長著滿坡的楓樹,秋後風來,漫山的楓葉正漸漸變成紅色,夾雜著高低參差的綠樹和漸漸轉為純黃的樹葉,風景美不勝收。
秋日朗照,涼風徐徐,青梅覺得愜意便沿著山坡漫行,遠遠聽見幾個郎君在說話:“梅家的小娘子待會定要來這裡賞風景,哥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