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了,欣賞又懷疑,卻又瞧不出太多端倪,在閒暇的時候總是毫無防備的襲入他的腦海。
他從前可沒在姑娘身上費過多餘的神思!
定王想要收回目光,卻見遠處一盞燈籠挑來,有人隨著燈籠移動,正緩緩靠近政知堂。
即便隔得遠還看不清面孔,可這都督府裡能有幾個女眷,敢這般前來政知堂?
又是秦姝。
定王不悅,皺了皺眉。
第13章
秦姝今夜打扮得十分柔美,卸下慣用的金釵銀簪,換了雕工質地上乘的木釵,挑上幾串珍珠,在月光下映出柔和的光澤。衣衫也偏於家常,夏日裡穿得單薄,那襲月影紗裙柔軟的隨風而動,有月下嫦娥衣袂翩翩之態。
她只帶了兩個隨身的丫鬟,就著燈籠的柔光走至政知堂前,見門口值夜的是阿殷,稍稍詫異,“陶姑娘?”她不確信的打量了一眼,“你怎麼在這?”
“今晚該卑職值夜。”阿殷依著規矩詢問,“崔夫人有事要見殿下嗎?”
“夏天夜長,我閒著無事,就叫人做些宵夜。想著殿下整日勞累,這會兒怕是餓了,便送過來。”秦姝笑了笑,回身指著丫鬟手中的提樑食盒,往窗戶裡睇了一眼,“煩請姑娘通稟一聲。”
他並非定王的女眷,當初定王怕她有閃失將她安排在都督府中,卻是將那住處改成了獨門小院,離這政知堂和定王的住處都極遠。如今她漏夜前來,裙角像是沾了夜露,想來路途遙遙,她這養尊處優的少夫人走得很辛苦。
阿殷衝她行個禮,走至門前輕釦,道:“殿下。”
“進來。”
阿殷推門而入,裡頭定王埋首看著文書,像是沒聽見外頭的對話。他走至定王跟前,“啟稟殿下,崔夫人帶了夜宵前來,正在門外等候。”
定王抬眉看她一眼,“本王在處理公文。”
所以是讓她接了,還是不接呢?按理來說秦姝算是客人,不好冷代,然而……阿殷畢竟沒當過差,對定王的性情也不甚熟悉,就這麼一句話,還摸不準他的意思,便有些猶豫。片刻沉默,她壯著膽子想要開口徵詢他的意見,就見定王皺眉抬頭,不悅的吐出兩個字——
“謝絕。”
阿殷連忙抱拳,“遵命。”
頭一回值夜又碰見這樣尷尬的事情,阿殷不知為何竟有些緊張,出去時甚至連門都忘了帶上,走至階前衝秦姝行禮,“殿下有事在忙,夫人請回吧。”
“正因有事忙碌費神,才要用些夜宵。”秦姝卻未動搖,朝阿殷笑了笑,“這一路上我和如松承蒙殿下照拂,姑娘都是看在眼裡的,我送這夜宵來,不過是感念殿下照拂的恩德,別無他意。人都來了,煩請姑娘再通傳一聲。”
阿殷進退兩難。
當侍衛的並非傳話筒,守衛是一重責任,為主公分憂減少煩擾也是職責。入內通傳、稟報事項,辦事之前總得先過過腦子,否則聽了旁人的請求便傻頭傻腦的進去回稟,不止自身會落個責罵,還會打攪裡頭的人。
阿殷聽陶靖教過這個道理,自然時刻銘記。
定王的態度是很明顯的,剛才的不悅顯然也不止是衝著她,這點阿殷倒是能把握。
時下雖然風氣開放,男女若是相處不來,到官府開個和離的文書,也可各自再次婚假。或者像秦姝這樣的喪夫之人,只消婆家同意,也能另行改嫁,並無拘束。只是秦姝如今還是崔家的人,且她亡夫還是定王的摯友,就這般白眉赤眼的深夜來送夜宵,定王能願意收下?
再說這屋子開著窗戶,外頭動靜未嘗沒落入定王的耳朵,他沒有開口,意思已很明白。
阿殷拿定了主意,便再度行禮,“殿下已有吩咐,卑職不敢違抗,夫人請回吧。”
秦姝卻是打定了主意,“既然不能打攪殿下,姑娘且先收著,等殿下有空時遞進去。”
這不是難為人麼……阿殷繼續作難,卻沒什麼理由來推拒,正想著自作主張的收下,屋內窗戶吱呀作響,定王站在窗戶內朝阿殷道:“拿進來。”旋即看向秦姝,面無表情,“夜色已深,嫂夫人請回。”
他從態度到言語皆是冷淡,甚至這最後的接納,也不過是稍微全秦姝一點臉面。
秦姝抬眉瞧見定王的神色,竟連尷尬都沒生出半分,將提盒遞給阿殷,欣然去了。
這頭阿殷將提盒拎進去,才想著放在案上,定王已然道:“拿去吃了。”
……
阿殷詫異又疑惑,抬頭時就見定王頗不耐煩,隨手取了一卷文書,卻又煩躁的丟下。
他不怎麼跟女眷打交道,此時也頗為煩躁。
秦姝是他摯友的愛妻,定王這回答應帶她來西洲,也是受了崔家的託付,加之秦姝言辭懇切,才一時心軟。誰知道這一路上秦姝竟是如此作為?從驛站裡的夜宵,到如今都督府裡不間斷的夜宵,哪怕他已明擺著拒絕多次,她卻還是裝糊塗厚臉皮,我行我素。
做得更絕麼?定王並不在意秦姝的情緒,卻覺得虧欠崔忱。
崔忱是他的摯友,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兩人自幼相交,定王很清楚崔忱有多愛這個妻子。在京城的時候崔忱就把妻子捧在手心裡,秦姝要天上的星星他都要想辦法摘下來,平常秦姝鬧脾氣,崔忱也十分寬容。後來墨城之戰,崔忱為了救護定王而死,臨死時惦記著的也是秦姝,託付定王務必要照拂崔家,照拂秦姝和才出生的幼子如松。
這幾年定王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即使崔家因為孟皇后的關係,為輔佐太子而做些出格的事情,定王能裝傻時就裝傻,對崔如松更是視如親子,常接到定王府上指點教導。
只是這個秦姝……
定王並不關心她是否改嫁她人,那是她自己的事。然而秦姝把主意打到他的頭上,著實令人反感。
但凡他想狠心對秦姝說什麼重話,逼她打消念頭時,當時崔忱鐵槍透胸,臨終託付的樣子便會立時浮現在眼前。他長在皇宮,知心朋友不多,除了常荀之外,便只有崔忱。而崔忱卻為了救他而死,臨終反覆託付的只有一件,便是叫定王務必照拂秦姝,不叫她受任何委屈。
如今秦姝卻是這般作為,定王想來便覺得可笑。
“明日告訴馮遠道——”他煩躁過後有了主意,“近來事多,務必加強府中警戒,二門外添一道防衛,不許人隨意來政知堂。若有急事,派侍衛來稟報我即可。”
——他原本答應崔家在辦完剿匪的事情後就護送秦姝到墨城,請回崔忱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