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百八十六章 闊海揚帆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次日一早朱高煦走出皇貴妃宮,告別越來越依賴他的妙錦,前去早朝。

隨後御門聽政之時,便有大臣提及了韃靼人求和的事。

不管是主張議和,還是反對的人,說的理由都沒有甚麼實際參考價值。明面上大夥兒談的、都是大義,談的是非黑白,挑出了韃靼人之前背信棄義的種種劣跡;不管大明朝廷對他們是寬恕、還是懲戒,都站在了正義的地方。或許這才是大臣們提出政見的原因。

至於權衡利弊,便不好在奉天門這種地方大肆爭論了。等到朱高煦退到柔儀殿,召見了內閣那些朝廷重臣,人們這才有了不同的說法。

兵部尚書齊泰道:“臣以為,韃靼人求和,乃因瓦剌人東進。瓦剌使節稱其幫助大明夾擊阿魯臺,但朝廷從未有此要求。”

高賢寧在後面附和道:“瓦剌人馬哈木,去年才在河西襲擊官軍護衛,顯然並未臣服朝廷。”

齊泰側目,點了一下頭,又拱手向朱高煦道:“因此阿魯臺不願繼續在遼東受到大明官軍的威脅,意在東面留下迂迴退卻的餘地。一旦阿魯臺失利,尚可往哈剌溫山以東撤退,不至於覆滅。”

他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因瓦剌人蠢蠢欲動,若此時韃靼主力覆滅、對大明絕非好事。臣主張答應韃靼人求和,讓阿魯臺無後顧之憂,安心抵禦馬哈木的進攻。”

恰好朱高煦也是這樣的想法。按照他的願望,最好的局面,當然是馬哈木、阿魯臺兩股勢力一起覆亡,讓北方成為一盤散沙;但目前顯然不可能。退而求其次,阿魯臺與馬哈木相互牽制,反而成了比較好的狀況。否則一旦某個勢力兼併了各部,統一草原,那接下來要襲擾的地方、恐怕只有大明漫長的北方防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