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明軍遊騎跑馬估算,缽伏山山體、南北延伸約二十多里,東西寬約十餘里;缽伏山南邊,是更大的連綿山脈。這種大山林,地形陡峭複雜,大批軍隊除非逼不得已、絕對不願意進山。
明軍主力盛庸部約三個步兵營、一萬七八千人,從北面的海岸大營出發,大致向南行軍;下午時分,諸部接近了缽伏山南麓的山谷谷口。當天行軍路程約三十多里。
相比北面有高地、樹林、防壘工事的下山門通道;盛庸自然選擇了以主力繞道,從南邊山谷迂迴進攻日軍的路線。
平安的騎兵營已經到了缽伏山東面,伺機襲擾進攻日軍援軍,將南麓山谷的通路暫且控制住了。這條山谷的道路長約八九里,但是道路狹窄。
不久之前,盛庸得到平安部的訊息,日軍大量人馬正在向西運動;不像是要撤退避戰的動靜。
這樣的情狀與姚芳獲得的訊息不同,盛庸的判斷是日軍臨時改變了方略。畢竟以此時雙方的兵力位置,日軍想跑、便只能捨棄缽伏山北部的守軍。
於是盛庸也不急了,他當即下令柳升率一營步兵繼續穿過山谷。而剩下的步兵,則在山谷西口紮營,明日一早再行透過。八九里的山谷道路不算遠,但是中軍有大量的車輛、火炮、輜重,在狹窄道路上通行不便。
從各方動靜看來,盛庸認為戰事是奔著會戰去的。
既然是會戰,那麼雙方必須要在主要戰場聚攏大部分兵力,否則便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盛庸坐鎮中軍,既要在形勢上逼迫日軍選擇會戰,又要在戰場上完成兵力聚攏。到目前為止,盛庸的平衡保持得很完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