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正如朱高煦感悟的心得一樣,在明朝當皇帝,如果想偷懶實在是太簡單了。
他一直知道,殿試是皇帝親自出題和批閱。但是他召見了齊泰之後,才知道出題可以叫大臣寫幾道策問,然後皇帝只需選一份題目就行。
至於怎麼點狀元榜眼探花,更是容易。這件事沒有確定的標準,皇帝可以非常隨意,沒有人會鬧事的。畢竟參加殿試的人不會落榜,殿試之後都是進士,已然皆大歡喜。
皇帝可以看誰的字寫得好、或者看誰長相好來判斷,毫無問題。像建文年間那個王艮,本來是狀元,卻因為長得不太方正、便沒當上;還有洪武年間的黃子澄,因為太祖問他名字,他說話不流利,也沒做上狀元。
朱高煦想起以前聽到的故事,心說難怪明朝皇帝有各種奇葩;有玩蟋蟀的,有開妓|院的,有不識字的木匠,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而且不止一個。之所以他們可以那樣幹,或許是因為皇帝不用做甚麼事,朝廷照常能運轉。
他還記得課本上的論述,明清是封建專|制發展的頂峰。這種說法應該也是對的,但是明朝大部分時期、可能不是皇帝集|權,而是中央集|權。
有的皇帝主觀意願,是想讓大臣們把活都幹完、但是不能分走利益和權|力;這就跟讓馬兒會跑、但不吃草是一樣的道理。結果只會造成官|僚集團掌握大部分權力、拿走大部分好處。於是從永樂朝開始,皇室便已開始轉變策略,逐漸放棄不切實際的幻象,轉而尋求“勢力制衡”;其中發生過兩次突然的失衡,一次是土木堡,一次是閹黨的覆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