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一四章 長樂鎮首戰告捷

熱門小說推薦

穆千媚的戰鬥檄文發出後,整個宇古大陸一片譁然。

雖然大家都預感到會發生戰爭,可是看東秦國動靜那麼大,都還沒有發出戰鬥檄文,雲羽國反而先一步發出來了,而且理由看起來也非常充分,由於秦思永一系列的動作,都是違背了民意的,所以都成為了雲羽國討伐東秦國的理由。

最大的理由當然是刺殺雲羽國尋求和平相處的訪問團,歷來即使發生戰爭也都有明確的規則,那就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還沒有交戰呢,東秦國就要斬殺來使了,確實是引發了眾怒。

東秦國雖然竭力否認是他們所為,可是《宇古日報》將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列出來之後,讓所有人都一目瞭然,特別是東秦國的《東秦日報》還明顯的出國虛假報道,已經讓東秦國失去了公信力,大家都相信,這就是東秦國的一次刺殺行動,因為如今的宇古大陸,只有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和動機,於是,雲羽國所有的百姓都支援雲羽國,向東秦國宣戰,討一個公道。

這樣大張旗鼓的宣戰,居然搶在了東秦國之前發出,不僅百姓意外,連秦思永本人也深感意外。

穆千媚就這樣向他宣戰了?

刺殺江雲逸居然成了兩國之戰真正的導火索。

在東秦國調兵遣將的時候,雲羽國也同樣在調兵遣將,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兩國的軍隊都已經在邊境部署完成,如今穆千媚戰鬥檄文發出來之後,兩邊的軍隊更是立刻處於待戰狀態,有種一觸即發的緊張感。

首先發起進攻的就說雲羽國的軍隊,他們就從龍門古鎮出發,首先是快速的佔領龍門大橋,然後由此進入東秦國境內,開始了兩國之間的第一戰,這裡是雲羽國訪問團遭遇刺殺的地方,在這裡最能激起百姓和士兵的討伐之情。

平時生活中,都講個理直氣壯,有理自然是走遍天下也不怕。

而在戰爭中,最講究的是士氣,在同樣的力量對比中,士氣高昂的一方自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有時候,士氣高昂,甚至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因為他們能爆發出比平時高很多的潛力。

這裡雖然與東秦國接壤,可是由於這邊相對比較偏僻,離大城市比較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雙方在這裡駐紮的軍隊都不算多,就是看看邊境有沒有什麼異常就可以了,如果有異常,就通知其他地方的軍隊,及時前來支援。

因為雙方沒打算從這裡開戰,所以駐軍極少,發生刺殺行動後,穆千媚才臨時往這邊增兵的,原因是要徹查刺客的下落,離這裡近的軍隊集中起來也有五六萬人。

頭一天發生刺殺,第二天就早上發出了戰鬥檄文,當天下午就進軍東秦國,這幾乎是閃電般的速度。

東秦國的軍隊都集中在大城市中,離這裡有很遠的距離,最近的支援,也需要一天時間,可是穆千媚沒有給他們這樣

的時間。

雲羽國攻打進來的時候,東秦國這邊的軍隊都毫無防備,當然,就算防備也毫無意義,因為這裡總共才駐紮有五六千人,這仗能怎麼打呢?所以,當雲羽國大軍進來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抗,主動投降了。

在東秦國這邊,這裡也有一個小鎮,就叫做長樂鎮,長樂鎮依山傍水,確實像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寧靜優美,這裡沒有發達的商業,也沒有什麼有名的特產,所以算不上富裕,可是這裡有條大河從小鎮邊上流過,而且緊靠著龍門山,除了風景優美之外,種植糧食也還算豐收,算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過,這裡雖然靠近龍門山,但是龍門山並不是東秦國的,而是雲羽國的,長樂鎮周邊其實都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區,所以糧食生產才能豐收,有河,不愁沒有水,平原地區適合種植,因此這裡的人也算是安居樂業了。

而流經這裡的這條大河,就叫做長樂河,也正好是兩國劃分邊界的一條河,過了河就是龍門古鎮,屬於雲羽國,不過河,這邊就是長樂鎮,屬於東秦國,一條長樂河,兩個國家共同使用,需要澆灌的時候,都從這條河裡引水出來即可。

這算是兩國人共飲一江水了。

這條河寬五十米左右,龍門大橋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河面最窄的地方,所以就選擇在那裡建了一座大橋,這是這條河上下兩三百里中唯一的一座能連線兩國的大橋,算起來,這裡也是雲羽國離東秦國首都蘭京城最近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條路最近,所以江雲逸一行才會選擇從這裡返回,坐馬車只用了三天時間,大概一千里左右的路程。

現在,率軍佔領這裡的人是從丐幫提拔過來的一個將軍林知秋。

林知秋算是穆千媚親自提拔的人,所以對穆千媚懷有感恩之心,對雲羽國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耿直而又很有才能的人。

率領五六萬人佔領這裡之後,他也沒有貿然的繼續往前推進,而是暫時駐紮在長樂鎮,沒有擾民,但是已經控制了整個小鎮。

對於投降過來的人,林知秋也沒打算就帶著他們去和東秦國打仗,而是立刻將他們轉移到了雲羽國內,帶到國內的軍營中打散開來,然後和新兵一起訓練,將來會編制到不同的部隊中去。

長樂古鎮被佔領之後,秦思永並沒有立刻派大軍前來爭奪,而是選擇開闢新的戰場。

兩國邊境地區主要有三條主幹道可以通行,所以兩邊都分別有三路大軍各自把守,穆千媚之所以沒有從那邊發動進攻,就是因為那邊一開戰就是大戰,而她不想一開始就進入到大戰之中,選擇這邊進攻一來理由充分,二來容易取勝,開門紅最容易激發士兵計程車氣。

雖然這邊除了佔領龍門大橋的時候打了一會,但是都沒有出現傷亡對方就已經投降,剩餘的五六千人甚至都沒有戰鬥就投降了,算不得有

多轟轟烈烈,算是很平靜,很輕易的就佔領了。

可是,外界不知道啊,傳出去的時候都說雲羽國當天宣戰之後,就迅速的佔領了東秦國的一個小鎮,投降者近一萬人。

實事求是的說,不費一兵一卒,不傷一人就佔領了一個小鎮,還收穫了五六千的降軍,怎麼算都是一場大勝利。

若是隻派五六千人或者一兩萬人來攻打的話,可能傷亡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那樣的戰爭不是穆千媚想要的,你能不戰而勝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天,《宇古日報》上頭版頭條就是醒目的大標題《長樂鎮首戰告捷》,重點寫了下午發起進攻,晚上就迅速佔領,大事渲染了雲羽國戰士的驍勇善戰,林知秋大將軍指揮得當,排程有方,所以閃電般的佔領了東秦國的咽喉要塞長樂鎮,為今後的進攻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於是,全國百姓爭相奔走,互相轉告,一起分享這首戰大捷的喜悅。

訊息傳到別的戰區,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一個個都心情激動,振奮不已,原來東秦國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穆千媚上午發出戰鬥檄文,下午宣佈進攻,晚上就首戰大捷,降者近一萬,可見戰鬥也是很激烈的。

而另一邊,《東秦日報》對此卻是隻字未提。

他們不提,雲羽國卻迅速的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免費小報的發放,現在他們對東秦國打開了一個很小的突破口,小報的發放就變得容易了很多,因為東秦國內本來就有自己人隱藏在其中,加上東秦國自己的免費小報也非常盛行,夾在其中也不顯得突出。

能引起轟動的是小報上的內容,東秦國首戰就輸了,投降了近一萬人。

秦思永不知道的是,有時候,你越想隱藏的訊息,百姓反而越感興趣,傳播的速度也會變得更快。

有些人不太相信,還特意到附近打聽了一下,附近的居民其實也不知道是怎麼打贏的,也不知道究竟投降了多少人,但是這裡確實已經被佔領了,而且這裡的東秦國士兵也投降了。

附近的居民又告訴他們附近的居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東秦國,大家這才真正的相信,小報上的內容是真實的。

《東秦日報》的不報道,反而加速了長樂鎮被佔領這個訊息的傳播,而且讓百姓更加的驚慌,都說東秦國強大,沒想到遇到雲羽,遇上穆千媚,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訊息傳到東秦**中,士兵們也是一陣忐忑,雲羽軍隊那麼厲害嗎?

半天時間就佔領了一個鎮,投降的人竟然近一萬人,因為都是傳聞,具體怎麼打的也不知道,可是既然有這麼多人投降,傷亡人數肯定也不少,那戰鬥得有多慘烈呀!

士兵們的鬥志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士氣也降到了最低,有種未戰先怯之勢。

這正是穆千媚想要的效果。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