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七年大旱的危機,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努力的,絕不僅僅是蘇油一個人。
唐代韓鄂在《四時纂要》中就提到:“凡甲申風雨,五穀大貴,小雨小貴,大雨大貴。”
人們最盼望的,就是風調雨順。因此“佔雨”,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佔雨的東西,叫田漏,與後世差不多,就是一個圓柱形的木桶,每次下雨後計算積水深度。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下雨後掘土,看看雨水滲入土中的深度。具體說來,“雨以入土深淺為量,不及寸謂之一鋤雨;寸以上謂之一犁雨;雨過此謂之雙犁雨。”
中央也會要求地方及時奏報降雨情況,但是地方官員多數為了粉飾太平,上奏災情和降雨舉數不實。
司馬光就曾經提醒過趙頊:“諸州縣奏雨,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勞,一寸則雲三寸,三寸則雲一尺,多不以其實,不可不察也。”
比如蝗蟲這件事情上,除了蘇油管理的開封,其餘如京東、膠西等地的奏報,一律是“蝗不為災”,甚至是“為民除草”。
神特麼的為民除草!!
蘇油向王安石建議,將災情根據各地的奏報,一一登入在《時報》上,讓老百姓知道這幫官員的嘴臉。
如果有瞞報謊報的情況,必然會引來其反對者的攻擊,這樣中央好歹還能夠得知實情。
這個建議,立即引來新黨的攻擊。
遼人數月之前來找麻煩的時候,趙頊本來準備命令兩河戒嚴,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