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回不去了,李拴住便在火塘邊燒起薯蕷,蘇油調了些辣米油,花椒,鹽粉,蘸著薯蕷,一邊吃一邊和李老漢李大栓聊井務。
卓筒井是大眼在上,大眼中下套管隔絕淡水,然後小眼在下產滷。
產滷的小眼經過歲月的流逝被滷水腐蝕,或者地層變遷,有時洞壁會垮塌,這叫“垮匡”。
垮匡將導致岩石填塞滷眼,無法汲滷。
有時一些工具掉在井裡,或其它人為造成的堵塞,這叫“屙堆”,也會導致無法汲滷。
現在幾人討論的,就是如何排除這些故障,以及修治深井,需要什麼工藝和工具。
李老漢越發相信蘇油得到過鹽官世家的傳授,種種巧思令他每日思索的那些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逐漸連李大栓都已經說不上話,變成了李老漢提問,蘇油解答。
除了這個,還有很多的工藝。
李老漢也將家傳工藝列舉出來,和蘇油相互啟發,參考。
汲滷用的是單角車或者花車、連線卓筒,將滷水從井裡汲出。
蘇東坡後來有記載:“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為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出入水中,氣自呼吸而啟閉之,一筒致水數鬥。”
熟皮是竹筒底部一個單向閥門,置於筒中。入井時被井水衝開,滷水注入,提起時被筒內滷水壓住,密封筒底,可以將滷水從地下幾百米提取上來。
不過大洪井和五龍井,都是自噴井,要用到這裝置,需等到幾百年後。現在只能作為技術儲備,給今後開出的其它井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