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腰嶺?在哪兒?”有一個不太熟悉河東道的外地商賈問旁邊幾人道。他雖是個外來的,但這幾日在這城中的酒樓茶肆也結識了不少人。
“那鼓腰嶺啊,從這裡過去,你得先過呂梁山,再過汾州,再過太嶽山。”一箇中年商賈笑眯眯說道。
“莫說那些沒用的,那鼓腰嶺忒遠,這油紙,你給我來一百張,便按兩文錢一張算。”一個滿臉虯髯的壯漢高聲說道。
“你買那麼多?”一旁有人問。
“既然趕上了,那就多買點,親戚朋友分一分,也沒多少。”那漢子說著,從腰上解下一串銅錢。
“我要十張。”
“我買兩張就好。”
“我買五十張。”
“……”
這邊這買賣一做開,那邊一些城裡的百姓很快也得到了訊息。
城中百姓出手沒有那麼闊綽,一般也就買個一兩張,然後還要問一問人家收不收糧食布帛之類的,得知對方只收銅錢之後,有些人便打起了退堂鼓,畢竟那窗戶紙不當吃不當穿的,就算不買也不怎麼影響生活。
這個時代的銅錢很值錢,每一枚銅錢都是實打實的一錢重的青銅,百姓將銅錢囤在家中,並不擔心它會貶值,甚至還有升值的可能,聽聞還有人私自將銅錢熔了製成銅器的。
這就導致了市面上錢幣流通不足的情況,布帛和糧食作為貨幣也就比較常見。
這些潞州人之所以敢說他們只收銅錢,那也是因為人家的油紙根本就不愁賣,若不是那樊氏兄弟二人堅持,他們這些油紙在之前的一路上早都賣完了,根本到不了離石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