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巷在繁華的北平鬧市區,但這個巷子非常狹窄,三人並肩就無法透過。鍾惦非一家就擠住在這裡的狹小平房中。鍾惦非是著名電影評論家,被譽為中國電影美學的奠基人,也是小說家阿城的父親。
鍾惦非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今年年初才平反,回到北平。鍾惦非被打為右/派,說來有點好笑,鍾惦非在50年代寫了本電影評論《電影的鑼鼓》。1957年1月15日,《香江時報》轉載了臺彎大道通訊社所發的一篇名為《重重壓迫束縛下,大陸電影事業慘不堪言》的通訊。這篇通訊裡大量引用了《電影的鑼鼓》中的材料。還在結尾處寫道:“身陷大陸的全體電影工作者,被迫害壓抑得太久了,現在居然敲起了反暴的鑼鼓。”《電影的鑼鼓》成了“反暴的鑼鼓”,而且臺彎還支援,這還了得,於是,鍾惦非迅速被打成右/派。
張克走進院子,大聲嚷嚷:“老鍾!老鍾!”
鍾惦非看到張克笑著迎了上來:“張克,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張克呵呵笑道:“來看看你,怎麼,不歡迎啊?”
鍾惦非哈哈笑道:“你上門我能不歡迎嘛。來趕緊屋裡坐!”
落座後張克開啟包,取出一份稿子遞給鍾惦非:“老鍾,這裡有篇文章,你看看。”
鍾惦非微微一怔,張克專程上門讓自己看這篇文章,恐怕這篇文章很不一般,當即接過文章。文章是用北電的稿籤紙寫的,題目叫“談《英雄兒女》的視聽語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