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他致力於重建內政、增強軍備,一切以復仇為最大目標。由於多方採用伍子胥和伯噽這兩個由楚國亡命而來的復仇魔鬼前輩的獻策,所以國力充實得很快。然而,復仇能夠成功,並非只靠夫差這一邊的努力所致。
另一方面也要歸因於對方——越國的失策。
吳國成功地推動富國強兵政策之情報,使越王勾踐感到焦急。
"不制敵機於先,讓吳國強大起來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越王決心先發制人。
而舉國處在高警覺性的吳,根本沒有可乘之隙,國境線上尤其如此。
范蠡表示強烈反對。他列出先發攻擊之不利點,並且逐一說明。而勾踐卻堅持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
"我已經決定,你不要再說了。"
結果如范蠡所料。
開始時,越軍輕易突破了吳國國境。實際上,這並不是由於吳國國境警備部隊大意或守備能力薄弱的緣故。對方只是採取了"誘敵入懷"的作戰方式。越王勾踐卻將此誤解為吳軍不堪一擊。
以蔑視態度看待敵人的越軍過於驕慢,比起一心要報仇的吳軍,在士氣上已差了一大截。結果,被誘進太湖夫椒山的越軍,在吳軍精銳全力以赴的攻擊之下,嚐到一次潰滅性的敗戰滋味。
越王勾踐帶著殘兵退卻,而吳軍則在其後緊追不捨。
越國五千名殘兵被逼逃到自己國家的會稽山上。滿山滿谷的吳國大軍,將會稽山包圍得滴水不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