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四章 北朝分東西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達摩到中國來也是這個時候的事情。他是南印度香至國的王子,因擔憂正法在邊地衰落而來到中國。相較於過去的鳩摩羅什等外國佛僧取道西域——即絲路,達摩則是經海路由南方來到中國的。據傳,達摩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終於悟道。南北朝時代,這位外來高僧好像曾經南北往來無阻。

梁武帝會見達摩大師,與之有質疑和應答之事,流傳迄今。至於是否屬實,則無從稽考。不過武帝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則是事實。武帝曾經有過“捨身同泰寺”的舉動,這是指他為了伺候佛,表示願意為寺僧的奴隸一事。群臣為此大為驚恐,立即以鉅款將皇帝由此寺贖回。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朝詩人杜牧題為《江南春》的這首詩,描繪的就是南朝佛教的盛況。

梁武帝年近四十尚未生子,到受禪讓的前一年才喜獲麟兒,取名為統,這就是因編纂《文選》而著名的昭明太子。南朝文運之盛,由此可見。可惜的是,昭明太子於三十二歲就殞命。他的父親武帝則活到八十六,這就未免過於長命了,在其治世的後半段,由於皇帝老邁糊塗,國政因而頗為紊亂。

不知道達摩見到的是幾歲時的武帝,總之,由於兩人相談不甚歡愉,達摩因而前往北方。

佛教在北方的北魏也非常盛行。太武帝廢佛之事已成過眼雲煙,佛寺又在各地林立。杜牧詩中吟詠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北朝則有佛寺二萬的紀錄。不知這個記述是否有些誇張,或者連同小祠也計算在內,總之,佛法興隆是確實的事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