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暗中的媾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賈似道應該會急欲立功……”忽必烈做這個判斷道:“認為立大功的機會來到的人,不可能不接受媾和。關於這一點,你有何計策?”“只有收買一途。”

蒙古與南宋之間的長期戰爭,至此拉開序幕。雖然蒙古較佔優勢,南宋卻也相當善戰。於蔡州之役與蒙古軍聯手夾攻金的孟珙,在對蒙古作戰時也非常活躍。

正因為宋王朝的鼻祖是軍閥出身的關係,所以對軍閥的出現異常的神經質。因此,宋王朝實施的是徹底的文治主義。潛心研讀、透過困難重重的科舉考試的進士們,居於政治中樞。這個風氣可以用“進士至上主義”稱呼。

孟珙是武門出身的人。他的四世祖先孟安,曾經以岳飛部將身份馳騁戰場;他的父親孟宗政留下二萬“忠順軍”給他。讀者或許會以為有這等兵力的人,在南宋政界一定舉足輕重,事實卻不然。這是一個“不是進士不算人”的時代。

雖然擁有兩萬兵力,武將畢竟只是武將——他受到這樣的蔑視。實際上,孟珙具有比任何進士更卓越的學識。他對佛法有極深的造詣,撤走軍隊時,一定會在該地焚香禱告,可以說是品格高尚的武將。此外,他也精通易學六十四卦。或許正因為不是進士,他才有在這方面鑽研的興致吧?

嘉熙元年(1237年),他就任京西湖北安撫副使這個要職。這一年六月,他擊退了攻擊黃州的蒙古軍。“我們的慈父來了!”黃州居民以此歡聲迎接孟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