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認為,把防線延伸到錦州、寧遠,是不明智的行為,害得經略大人暴露在遼東如此危險的地方,有家都回不去,於心何忍?
還不如放棄整個遼東,退守到山海關,就算失去縱深陣地,就算敵人攻破關卡,至少自己是有時間跑路的。
[1518]
他不但這麼想,也這麼幹。
天啟五年(1625)十一月,高第下令,撤退。
撤退的地方包括錦州、松山、杏山、寧遠、右屯、塔山、大小淩河,總之關外的一切據點,全部撤走。
撤退的物資包括:軍隊、平民、槍械、糧食,以及所有能搬走的物件。
他想回家,且不想再來。
但老百姓不想走,他們的家就在這裡,他們已經失去很多,這是他們僅存的希望。
但他們沒有選擇,因為高先生說了,必須要走,“家毀田亡,嚎哭震天”,也得走。
高第逃走的時候,並沒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動作實在太過逼真,跑得飛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孫承宗積累了幾年的軍事物資、軍糧隨即丟棄一空。
數年辛苦努力,收復四百餘里江山,十餘萬軍隊,幾百個據點,就這樣毀於一旦。
希望已經斷絕,東林黨垮了,孫承宗走了,所謂關寧防線,已名存實亡,時局已無希望,很快,努爾哈赤的鐵蹄,就會毫不費力地踩到這片土地上。
沒有人想抵抗,也沒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的選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