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九六○年,我們那時都還在臺大外文系三年級唸書,一群不知天高地厚一腦子充滿不著邊際理想的年輕人,因為興趣相投,熱愛文學,大家變成了朋友。於是由我倡議,一呼百應,便把《現代文學》給辦了出來。出刊之時,我們把第一期拿去送給黎烈文教授,他對我們說:“你們很勇敢!”當時他這話的深意,我們懵然不知,還十分洋洋自得。沒料到《現代文學》一辦十三年,共出五十一期,竟變成了許許多多作家朋友心血灌溉而茁壯,而開花,而終於因為經濟營養不良飄零枯萎的一棵文藝之樹。對我個人來說,《現代文學》是我的一副十字架,當初年少無知,不自量力,只憑一股憨勇,貿然揹負起這副重擔,這些年來,路途的崎嶇顛躓,風險重重,大概只有在臺灣辦過同仁文藝雜誌的同路人,才能細解其中味。

臺大外文系一向文風頗盛,開風氣之先者,首推我們的學長詩人余光中,那時他早已名振詩壇了。夏濟安教授主編《文學雜誌》,又培養不少外文系作家。高於我們者,有葉維廉、叢、劉紹銘。後來接我們棒的,有王禎和、杜國清、潛石(鄭恆雄)、淡瑩等。然而我們那一班出的作家最多:寫小說的,有王文興、歐陽子(洪智惠)、陳若曦(陳秀美),詩人有戴天(戴成義)、林湖(林耀福)。還有許多杆好譯筆如王愈靜、謝道峨,後來在美國成為學者的有李歐梵,成為社會學家的有謝楊美惠。這一夥人,還加上另外幾位,組成了一個小社團叫“南北社”(詳情見歐陽子《回憶〈現代文學〉創辦當年》)。我們常常出去爬山游水,坐在山頂海邊,大談文學人生,好像天下事,無所不知,肚裡有一分,要說出十分來。一個個胸懷大志,意氣飛揚,日後人生的顛沛憂患,哪裡識得半分?陳若曦老鬧神經痛,但爬山總是她第一個搶先上去。王文興常常語驚四座,一出言便與眾不同。歐陽子不說話,可是什麼都看在眼裡。大家一時興起,又玩起官兵捉強盜來。怎麼會那樣天真?大概那時臺北還是農業社會——清晨牛車滿街,南京東路還有許多稻田,夜總會是一個神秘而又邪惡的名詞,好像只有一兩家。臺大外文系那時也染有十分濃厚的農業社會色彩:散漫悠閒,無為而治。我們文學院裡的吊鐘一直是停擺的,圖書館裡常常只剩下管理員老孟(蘇念秋)一個人在打坐參禪,而我們大夥卻逃課去辦《現代文學》去了。幸虧外文系課業輕鬆,要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的時間精力來寫文章辦雜誌?而且大家功課還不錯,前幾名都是南北社的人囊括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