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演出本)
編劇高行健(執筆)劉會遠
導演林兆華
演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在為《絕對訊號》的演出樣式進行藝術構思時,林兆華導演說:“這個本子同現在通常上演的劇本不一樣,既不能用老的劇作法來要求這個戲,也不能用老辦法去演。”高行健同意林導演的這個意見。公演之後,散了戲也常能聽到觀眾們的議論:“這和以前看的戲不一樣。”
“不一樣”在哪?
先說小劇場的演出形式。六、七十年代,小劇場運動席捲了歐洲大陸(包括蘇聯)。如果將來我們也有“小劇場運動”一說,它的發端就是一九八二年北京人藝上演的《絕對訊號》。
小劇場演出便於、也講究演員與觀眾的直接交流。《絕對訊號》的編導很重視發揮這個特點。特別是“進入蜜蜂的想象”的那段戲,演出本的舞臺指示就規定“蜜蜂追隨著笑聲從車體中走到觀眾面前,”而且強調:“這段戲的表演要求與觀眾直接交流,甚至走到觀眾當中去演。”這就和過去對於“舞臺交流”的認識和實踐大不一樣。過去的話劇演出原則上是不允許“直接交流”的。關於這個規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自我修養》中有明確的說明:“在演出中(和觀眾)直接交流是不許可的……(演員)和對手的交流是直接的,有意識的,和觀眾的交流則是間接的,是透過和對手的交流進行的,也是無意識的。”結果是,《絕對訊號》的創作者們有意識地打破了傳統話劇關於“舞臺交流”的規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