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芙蓉鎮》在今年《當代》第一期刊載後,受到全國各地讀者的注意,數月內《當代》編輯部和我收到了來信數百封。文藝界的師友們也極為熱情,先後有新華社及《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當代》、《文匯報》、《作品與爭鳴》、《湖南日報》等報刊發了有關的訊息、專訪或評論。這真使我這個土頭土腦、默默無聞的鄉下人愕然惶然了,同時也體味到一種友善的情誼和春天般的溫暖。來信的讀者朋友們大都向我提出這樣一些問題:
你走過什麼樣的創作道路?是怎樣寫出《芙蓉鎮》來的?《芙蓉鎮》“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你的生活經歷和小說裡所描繪的鄉鎮風物有些什麼具體的聯絡?你的這部小說結構有些奇怪,不大容易找到相似的來類比,可以說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吧,這種結構是怎麼得來的?你在文學語言上有些什麼師承關係?喜歡讀哪些文學名著?小說中“玩世不恭的右派秦書田是不是作者本人的化身’’?接近文藝界的同志講,你寫這部小說只花了二十幾天時間,是一氣呵成的急就章,是這樣嗎?
這些問題,使我猶如面對著讀者朋友們一雙雙沉靜的、熱烈的、含淚的、嚴峻的眼睛,引我思索,令我激動。文學就是作者對自己所體驗的社會生活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對所認識的人生的一種“自我問答”形式。當然這種認識,思考和探索是在不斷地前進、發展著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