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上卷 山風 第24節 賽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24節賽戲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想,二哥這次回來要成為老實巴交的農民了吧?那你可就走眼了。二哥一生闖蕩,自然練就了一身功夫。那時候,山寨裡沒有電視、VCD這一類的小玩意兒,逢年過節就靠四鄉八堡“玩故事”熱鬧熱鬧。在我們這一帶,方圓幾十裡一些大莊子上,都有一些熱心腸的人,好組織一些人在節日裡搞一些鬧鬧龍燈、玩玩旱船、踩踩高蹺、疊疊羅漢、打打霸王鞭之類的玩意兒,老百姓稱這為“故事”。一到這場合,二哥儼然成了主角。老輩子人都知道,“開國大典啦,抗美援朝啦,三面紅旗啦”,這一帶鬧得紅火,都是因為有二哥這一分子哩。

在我們這一帶還有一條,就是“亂爨班子戲”多,一種說法是“亂彈班子”,總之是一夥人臨時湊起來唱戲的通稱。莊稼人一等到麥上垛、谷上場、豆葉黃之前,紅薯刨完之後,只要農活有些閒暇,就有熱心腸的人自動出來,湊成一個戲班子,排些個《收姜維》、《打金枝》、《遊龜山》等摺子戲,各個村子都輪著演他一遍。戲迷們對啥戲都是百看不厭的,提心吊膽地給古人擔憂,平常就用“戲串子”對年輕人進行教育,那是現成的活詞,說著順口,想著省心,講著有力,聽著自然;在看戲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都是在看戲,但角度迥異,有人看戲主要是為了看“角兒”,看生角兒,看老旦,當然主要是為了看那唱得最好、長得最好的;有的人喜歡聽後棚(樂隊),不信,你到臺子底下看看,有的人就是眯縫著眼聽唱腔,聽拉弦子,眉眼不睜的樣子哪裡是在看戲?也有的人專門好看丑角、聽笑話,特別是哪臺戲上有個好“踩場的”(正劇開演之前的“捎齣兒”),一上來,有一個丑角,出來哇裡哇啦地胡說一通,什麼“東西大路南北走,出門碰上人咬狗,拿起狗來砸磚頭,又叫磚頭咬著手……”啦,什麼“大年初一立罷秋,割了大麥耩豌豆,敬德摟著老包睡,一個黑頭對黑頭……”啦,等等,反正大體都是一些狼拉狗啃的東西,總是臺上唱著,底下笑著。我揣摩,侯寶林大師的“關公戰秦瓊”的相聲段子,弄不好是從這裡受啟發編出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