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抽象而且模糊,很難有什麼確義。如果你說你不相信鬼,沒有看見過鬼,馬橋人就會一口咬定。那是你“火焰”太高的緣故。
什麼是火焰呢?
如果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可以換一種提問的方式:什麼人的火焰高呢?馬橋人會說:城裡的人,讀書人,發了財的人,男人,壯年人,沒生病的人,公家人,在白天的人,無災無難的人,靠近公路的人,在晴天的人,在平川地的人,親友多的人,剛吃飽的人……當然還有不信鬼的人。
這裡涉及到的,幾乎是人生問題的全部。
揣測和推導他們的意思,火焰通常是指一種狀態:在人生所有相對弱勢的處境裡,人的火焰便低微了,熄滅了,於是眼前就有鬼魅叢生。所謂“窮人多見鬼”的俗語,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想起了我的母親,她是讀過新學的,當過教師,從來不相信鬼。一九八一年夏天她因為背上長了一個大毒疔,病得常常處於半昏迷狀態,於是就看見了鬼。她半夜裡驚恐地叫起來,哆哆嗦嗦退縮到床角,說門后里有一個人,姓王的婦人,是要來謀害她的鬼,要我拿菜刀把她殺死——這樣的情況一再出現在那一刻,我想起了“火焰”這個詞。我想,她現在肯定是火焰太低了,所以看見了我無法看見的東西,進人了我無法進人的世界。
她後來並不記得發生過的事。
知識力無疑是火焰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現實生活中強勢者的標誌,它推動了革命、科學與經濟發展,所及之處,鬼影煙消,鬼話雲散,前面一片陽光。問題在於,如果像馬橋人理解的那樣,火焰只是相對而言,強勢在更強勢面前也成了弱勢,那麼驅鬼就差不多是一個不可過於樂觀期待的目標。知識力也受挫的時候,不夠用的時候,在強大現實面前分崩瓦解的時候。我的母親是不信鬼的。當她的理智無法抵擋一個毒疔的時候,鬼就來了。現代人也是不大相信鬼的,當他們的理智慧量無法解決戰爭、貧困、汙染、冷漠之類難題的時候,無法消除內心中沉重的焦慮的時候,即便在二十世紀最科學最發達的都市裡,會有形形色色鬼的迷信復活。即便在較為徹底的某些無鬼論者那裡,在完全知識化的現代人那裡,也可能有鬼的形象(請想一想現代派的繪畫),可能有鬼的聲音(請想一想現代派的音樂),可能有鬼的邏輯(請想一想現代派的超現實詩歌或小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主義文化是這個世紀暗生的最大鬼域之一,是鬧神鬧鬼的學院版本,源於現代社會里火焰低的人:鄉下的人,讀書少的人,貧窮的人,女人、兒童和老人,生病的人,遭災遭難的人,非公家人,不靠公路的人,親友少的人,在夜晚的人,在雨天的人,不在平川地的人,正在餓著的人……還包括相信鬼的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