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的水田形狀各別,犬牙交錯,躺在兩嶺之間的一條谷地,一梯一梯緩緩地落向張家坊那邊,落向那邊浮游的炊煙或夜間的月光。這裡叫大滂衝,外人一聽就知道滂田多。所謂滂田,是山區一種水田,浸水多於流水,因此泥性冷,又有很多暗藏著的深深滂眼,人一跌進去幾可沒見傍眼在表面上不大看得出來,只有經常下田的人,才會熟悉它們一一的位置。
馬橋的牛也知道滂眼在哪裡,走到什麼地方突然不動了,掌犁的人就得十分注意。
這些日都有各自的名字,或是以形狀命名:團魚丘,蛇丘,絲瓜丘,鰱魚丘,板凳丘,斗笠丘等等。或是以所需禾種的重量命名:三鬥丘,八斗丘等等。還有的以政治口號命名:團結丘,躍進丘,四清紅旗丘等等。這樣一下來,名字還是不夠用,不足應付那些太零碎的也就數目太多的田塊,於是只好借用某些人名,或者在某些田名前面再加人名以示區分,比如“本義家的三鬥丘”和“志煌家的三鬥丘”,就是分指兩塊田。
不難知道,這些田以前都是屬於私人的,或是在土改時分給了私人,它們與田主的名字相聯絡是很自然的事情。
算起來,集體化已經十多年了,我奇怪他們對曾經是自家的田還是記得很牢。連稍微大一點的娃崽,也都知道原先自家的田在什麼地方,那裡背不肯長禾。下肥料的時候,要是到了那裡就願意多下。憋了一泡尿,也願意到那裡在解褲頭。一次,一個娃崽在田裡踩到一塊瓷片,差一點劃破腳,惱怒地把它摳出來向另外一塊田從去。旁邊的一位女子立即怒目:“往哪裡甩往哪裡甩?討打哦?我兩筷子插死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