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落花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讀韓國觀光公社編印的《韓國旅遊指南》,介紹到百濟古都扶余的扶蘇山時,有這樣一段話:“沿著懸崖頂端到白馬江湖畔的下坡路緩緩而行,途中經過一座百花亭,據說曾有三千名百濟宮女因遭唐羅聯軍追趕而走投無路,遂投江於此。當時宮女們投江的身影,有如杜鵑花凋謝零落,故稱此處為落花巖。”旅遊指南一類的書籍,大多語言無味,病句連篇,充斥著吹牛、鄉愿和誤導。而這幾句話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者說,令我肅然起敬。可惜我一直沒有機會去扶余一帶觀光,因為從整個韓國來看,那裡並不太重要。扶余這座當了120多年首都的城市,如今只有10萬人,高速公路和鐵路,都不通那裡,恐怕比起同名的中國吉林省扶余市來,要寂靜多了。

然而有一天讀韓國古文,卻又遇到了這個落花巖。高麗王朝末期有位學者叫李谷,在元朝中過進士,回高麗後當了官,他有一篇《舟行記》,寫與朋友到扶余一帶遊玩,文中雲:“……明日至扶余城落花巖下。昔唐遣蘇將軍伐前百濟,扶余實其故都也。時被圍甚急,君臣棄宮娥而走,義不汙於兵群,至此巖,墮水而死,故以名之。……”

韓國古代曾有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鼎立時期,其中百濟和高句麗雖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但與當時的倭國頗有些曖昧關係。而新羅旗幟鮮明地引進唐朝文化制度、排斥倭奴。因此唐朝在感情上更傾向於新羅。在新羅遭受高句麗入侵時,新羅請求唐朝出動王師。於是唐羅聯軍(韓國人一定要叫羅唐聯軍)並肩作戰,先後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並且唐軍在白江一戰,重創了火器猛烈的倭軍。這是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交鋒,以唐軍完勝、把倭軍趕出韓半島而告結束。因此後來的高麗、朝鮮和今日的韓國,都以新羅文化為正統。韓國的鄉校裡供奉的聖賢牌位,高麗之前只有新羅二賢而無高句麗和百濟的份。可是李谷的這段文字,卻明顯對百濟宮娥寄以同情和稱讚。一句“棄宮娥而走”,顯示出對百濟君臣的微詞。而一句“義不汙於兵群”,則充分把這群宮娥之死提高到“義”的大節上。這樣的立場無疑是公允的。而旅遊指南中那句“有如杜鵑花凋謝零落”的比喻,更表現出宮女們投江而死的那種悽麗的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