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淳化三年,翰林侍書蔣梁公奉旨撰刻《五源志》載:“壩上五源,舊名蘇沙,沿沙浦而成市;後因五河新出,故而易名。邑城在縣境東偏,周圍僅及三里有
半。分東西南北四門,以鼓樓為正中。縱橫兩大街衡貫之。東南二門瀕海。商鋪一百八十餘家。集市早晚兩次。物產以棉花、布匹為大宗。菜蔬亦多,逐日販賣鄰境。凡花、布店賈,則多為蘇門所創……”一直到當代,當年蘇家的老堂屋,現在縣工商聯舊址,那當院兩根將被白蟻蛀空的朱漆大堂柱上,仍依稀保留著一副對聯,還是蘇門曾太祖的親筆:水清嚁月勝事無邊千盞明燈躍五源池小容天太平有象萬家管絃樂三界給“三里有半”的城池,綴以“千盞”“萬家”之勝景,應該說是誇張而又誇張。但是到日本人進佔五源城,拆東校場中學的房舍,建起一式的油毛氈蓋頂、瀝青塗牆的日本兵營時為止,五源城的確已不止“千盞”“萬家”了。五河中準一的一條穿城而過的小五河,兩岸,僅臨河而起的染布作坊,就不止百餘家。漂布的女子,光著兩根粗壯的小腿,站在那遠遠伸向河面的踏腳板上。桃花汛水陡然發起,從上游渾渾濁濁地打著旋湧來,堤岸便大片坍落,淹了那窄長的踏腳板和踏腳板上肥厚的光腳。在那些日子裡,河面上,除了哇哇尖叫的水鳥,別的是什麼也看不到的。兩岸也都顯得單調乏味了。各染布作坊都有幾個晾曬坯布的木板曬臺。它們都高出屋頂許多。窄而陡的木扶梯往上走。釘起一圈半人高的欄杆。以往,白白長長的坯布一溜接一溜地晾成十里長棚。難得有幾個缺口。到這時,就只剩禿禿的晾架,在大風裡嘎吱嘎吱作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