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作文要有“思想方法”。
無論說話、寫作、採訪,先想“人地事時物”,再加上動態、聲音或色彩,好了!
寫作一點也不難!
昨天當我建議你練習“即席演講”的時候,你皺著眉頭說:“我不是不會講話,只是比較慢,要先想半天,才能說得好。”所以今天給你上中文時,我指著窗前的芭蕉樹,叫你以《芭蕉》為題,作個“短講”,而且為了訓練你的反應,我連一分鐘都不讓你準備,立刻要你開口。
你說了,雖然沒有結結巴巴,但才說幾句,就停住,說“想不出什麼好講的”,使我覺得有必要教教你說話和作文的“思想方法”。
對的!那是“思想方法”,你會發現當你知道了方法,就什麼主題都難不倒你了。
那方法不是由我發明,而是我在做電視記者時學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時、物”的重點。
好比今天《芭蕉》的題目。
“人”是你和爸爸。
“地”是窗前。
“事”是種芭蕉。
“時”是種的時間和不同的季節。
“物”是芭蕉。
於是,你可以說:
今年春天,爸爸在窗前種了一棵芭蕉,沒幾個月,就長得高過了窗子。大大的芭蕉葉,逆光看去,綠得像是翠玉;下雨的時候,雨水打在葉子上,滴滴答答,疏疏密密,那節奏真美得像音樂。但是秋天,才冷幾天,芭蕉的葉子就一一變黃,先是黃得豔,好像楓葉一般,接著則成了焦黑的顏色。爸爸說:“一葉生,一葉焦”,那枯了的葉子就像燒焦的一般,所以稱為“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