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點了點頭。但他有一個疑惑,不能解決:
“不過,照老師為譚老師印出的《仁學》裡,明明有他‘沖決網羅’的立論,他認為欲致人類於大同,非得先‘沖決網羅’不可。他說:‘初當沖決利祿之網羅’、次沖決俗學若考據若詞章之網羅、次沖決全球群學之網羅、次沖決君主之網羅、次沖決倫常之網羅、次沖決天之網羅、次沖決全球群教之網羅、終將沖決佛法之網羅。’又說:‘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又說:‘君主之禍,無可復加,非生人所能忍受。’又說:‘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又說:‘君亦一民也,且較之尋常之民而更為末也。民之與民,無相為死之理;本之與末,更無相為死之理。……止有‘死事’的道理,絕無‘死君’的道理。‘死君’者,宦官宮妾之為愛,匹夫匹婦之為諒也。……況又有滿漢種族之見,奴役天下者乎?……由這些話看來,譚老師明明是有非君之見的、甚至有滿漢之見的,但他卻在得君行道的短暫機會後,做了太像太像‘死君’的悲壯行動。老師說譚老師寧肯一死的理由是多重的,其中‘死君’一重、為光緒皇帝一死的悲壯,是不是也佔了重要的一重呢?甚至是唯一的一個理由呢?如果真的如此,那麼關於譚老師殉難的解釋,在五花八門之中,卻以這說法更令人驚心動魄了。老師以為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