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那時候的詩,事實上是歌謠。歌謠分隨口唱的"徒歌"和隨著樂器唱的"樂歌"。當時的音樂家叫樂工,他們蒐集這些"徒歌"和"樂歌",編成唱本,有三百多篇,就叫"詩"或"詩三百"。後來樂譜散失了,只剩下歌詞了。
到了孔子時候,他把詩給道德化了,用來作為教條。例如《碩人》詩中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明明是寫漂亮女人的,但孔子卻硬扯在畫畫上面;還引而申之,硬扯在修養上面。孔子主張"思無邪",這樣一規範,歌謠的本來面目就被曲解了。
自從孔子給這些歌謠定下規範後,後來的人就更變本加厲了。漢朝以後,把它用"經"給供奉住,就叫《詩經》了。從此說詩的,就提出風、雅、頌、賦、比、興所謂"六義"來發揮,本來面目就更遠了。
至於說孔子刪訂這部書的事,是不確實的。因為孔子八歲的時候,吳季札就到魯來聽樂工給他歌詩了。那時的分類名目,都已經定型了,自然不是孔子所能刪訂的了。
今天早餐前後,寫了《且且且且且》,說"且"字就是指男性生殖器的古字。意猶未盡,想到《詩經》中一首被曲解的詩——《寨裳》,正好可用來說明。《寨裳》是一首情詩,李一之《詩三百篇今譯》中,翻譯如下:
子惠思我,你如果好意相親。
褰裳涉溱。且撩衣便可渡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