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影自憐”是習見的成語,雖有照鏡自賞的含義,但人們在大多數場合還用來形容孤獨失意的自憐情緒。這裡不說顧影自憐而說顧影自賞,為的是突出在鏡子前自我肯定的情愫。照鏡子是自古以來人們生活中發生頻仍的事情。東漢時的辛延年寫的《羽林郎》詩裡有句:“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那時的男子追求女子,送青銅鏡已是重要手段,類似於如今情人節送玫瑰花。辛延年筆下的美女拒絕了那追求者,但一旦接受,則會如三國時期魏國徐幹筆下的女子一樣:“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在戰亂年代動盪不安的生活裡,普通
人是沒有照鏡興致的,但驅寇得勝,置身和平,則會“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人在鏡子前,不僅是照自己的外表,也是照歲月,照前途,照命運,照內心。“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照得花哨,但比較膚淺,近於“臭美”。宋代陸游老邁時寫《晨起》詩:“齒豁不可補,發脫無由栽;清晨明鏡中,老色蒼然來。”這是照歲月。唐朱慶餘筆下的那位新婦:“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其實是自喻,照的是宦途前程。窮得真正的鏡子都沒得用,只好“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需憐我我憐卿”,這是照淒涼命運。鏡子不僅頻頻入詩,在小說裡也是常見的道具。《金瓶梅》裡有一段磨鏡老人騙取同情的情節,連一貫狡黠的潘金蓮都上了當。《紅樓夢》的賈府裡使用玻璃鏡了,有一回賈寶玉給大丫頭麝月篦頭,遭到晴雯譏諷,兩人在鏡中含笑相視,鏡子照出的是人際間的親和默契。在中外美術史上,出現鏡子的作品不勝列舉。到上個世紀有了攝影、電影、電視,不僅那裡面往往少不了各個時代的鏡子,而且這些東西本身就是鏡子功能的放大與展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