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紅學”家吳世昌先生在其《紅樓探源》一書中,注意到《紅樓夢》第五十八回裡寫到一位老太妃薨後,“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結果賈母及邢、王二夫人乃至尤氏、許氏(賈蓉續絃)等每天都要入朝隨祭,後來這位老太妃到離京來回需十來日的陵寢安靈,不僅賈母等女眷需去參與守靈,賈珍、賈璉、賈蓉等老少爺們也都隨去,很長時間不在家裡,賈府為了好歹留個主子照應家裡,便報了個“尤氏產育”,協理寧、榮兩府事體;吳世昌先生經過一番分析,認為曹雪芹本來是到這幾回要寫賈元春之死,後來卻把賈元春之
死的情節推後,為的是把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賈母等回府前的種種情節安排進去,老太妃子虛烏有,是將賈元春“掉包”的結果,他認為“把這位不知名的老太妃如此孟浪地闖入小說的主文,至少是太露斧鑿。”
《紅樓夢》裡的皇家,是把康、雍、乾三朝的情況藝術地壓縮在一起表現的。小說裡有太上皇出現,實際上清代在曹雪芹活著時是沒有太上皇的,乾隆內禪讓嘉慶當皇帝,成為太上皇時,曹雪芹去世已逾三十年,他不可能也沒必要去“預言”。但在曹雪芹祖父輩時,康熙曾立太子,一度呈現康熙接見朝臣時,太子就坐在御座旁的特殊座位上參與國事的情況,康熙出征時更讓太子留京處理朝政,秋獮、南巡也總是帶太子同行,很有點“太上皇”訓政於“見習皇帝”的味道,康熙自己在第二次廢掉太子後這樣說:“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與朕無異,儼若二君矣。”因此那時的官員已經習慣於謝了皇上的恩再去謝太子恩,這就不難理解《紅樓夢》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裡,賴大向賈母等報告賈政行蹤時說,在跪見過皇帝后,“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第五十八回說“誰知上回所說的那位老太妃已薨”,這顯然是接續第五十五回裡“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的話茬兒,“老太妃”和“太妃”可以指同一人,比如雍正稱其父康熙的一位妃子為太妃,這位皇家婦女如活到乾隆朝,那就會被稱為老太妃了。實際上康熙的妃嬪極多,其中不少一直活到乾隆時代,有的甚至活到九十七歲,乾隆時陸續病薨的老太妃有記載的便達十二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