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一節

時間抗戰第四年之秋。

地點重慶。

人物趙庠琛老先生——六十歲。幼讀孔孟之書,壯存濟世之志。遊宦二十年,老而隱退,每以未能盡展懷抱為憾,因以詩酒自娛。

趙老太太——庠琛之妻,五十八歲。佞佛好善,最恨空襲。兒女均已成人,而男未婚,女未嫁,自怨福薄,唸佛愈切。

趙立真——庠琛之長子。專心學問,立志不婚,年已三十五六矣。

趙興邦——庠琛的次子,有幹才。抗戰後,逃出家庭,服務軍隊。

趙素淵——庠琛的女兒。因系“老”女兒,故受全家寵愛,家教甚嚴,頗欲浪漫,而又不大敢。封海雲——素淵的男友。漂亮,空洞,什麼也會,什麼也不會。

〔開幕:趙宅的客廳裡。這是一間值得稱讚的客廳。敵人四年來在重慶投了那麼多的炸彈,可是始終沒有一枚“正”打在此處的。屋瓦雖已飛走過幾次,門窗屢被震落,但是這間屋子決心的抵抗毀滅。屋中的佈置顯示出些戰時氣象:壁上的灰黃色的對聯,佛像,橫幅(趙老先生手題:“耕讀人家”),沉重而不甚舒適的椅凳,大而無當的桌子,和桌上的花瓶,水菸袋……都是屬於趙老夫婦那一代的。假若沒有別的東西竄入的話,這間屋子必定是古色古香的有它特具的風味。可是,因為旁邊的屋子受炸彈震動較烈,於是屬於立真與素淵這一代的物件,彷彿見空隙就鑽進來似的,擠在了“古”物之間。帶有鏡子的衣櫃,動植物的標本,鳥籠與兔籠——並且有活的鳥與白兔啊!和一些與趙老夫婦絕對沒有關係的零七八碎兒,也都得到了存身之所。這,破壞了這間屋子原有的氣象,使趙老先生頗為傷心,大家也都不好過。現在,趙素淵奉了父命,要把壁上的兩個鳥籠摘走,以便勻出地方,掛上老先生新由小攤上獲得的一幅“山水”。她不大熱心這個工作。不來掛畫吧,便是不遵父命。拿走鳥籠吧,又對不起大哥,大哥囑託她給照料這些小鳥啊。她剛剛把籠子摘下一個,大哥匆匆的跑進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