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這個元旦最勁爆的新聞,恐怕不是某個明星的跨年婚禮,也不是大亞灣的羲和堆正式併網發電,而是祥瑞號的發射到成功返航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了。
從祥瑞號發射成功,到那段25秒的影片,再到《紐約時報》的報道,直到最後祥瑞號平安返航,每一個瞬間都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造火箭的人不是沒有。
但敢坐自己造出來的火箭上天的人,目前來看恐怕只有他一個了。
就算是一直被稱之為矽谷鋼鐵俠的馬斯克,也從來沒說過自己會坐著獵鷹九火箭上天。
還有那聳人聽聞的革新性推進方式,徹底顛覆了人們對航天的認識。
彷彿這個元旦跨越的不只是2020這一年,而是整個紀元。
從舊的紀元,到新的紀元。
從過去,到未來……
其實說到這件事情其實也挺有意思,如果不是NASA透過哥倫比亞電視臺放出的訊息,或許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祥瑞號採用的是電推進系統。
而在訊息傳出之後,無論是星空科技還是華國官方似乎都沒有否認的意思,但也沒有對訊息做出肯定的回答。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等同於一種沒有公開承認的默許。
而也正是這種沉默中隱隱展現的強大,讓那些在返航時為祥瑞號默默祈福著的人們,在心中狠狠地揚眉吐氣了一回。
一直以來,在航天這個領域,華國都在埋頭追趕美俄的腳步,在大推力火箭和外空間航天器的設計上,比起稍遜美俄的歐日更是有所不足。如今祥瑞號透過電推進技術實現了彎道超車,華國已經提前了至少五年時間,具備了50噸荷載的近地軌道投送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