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空談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請願的事,我一向就不以為然的,但並非因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樣的慘殺。那樣的慘殺,我實在沒有夢想到,雖然我向來常以“刀筆吏”的意思來窺測我們中國人。我只知道他們麻木,沒有良心,不足與言,而況是請願,而況又是徒手,卻沒有料到有這麼陰毒與兇殘。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賈德耀(2),章士釗和他們的同類罷。四十七個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騙去的,簡直是誘殺。

有些東西——我稱之為什麼呢,我想不出——說:群眾領袖應負道義上的責任(3)。這些東西彷彿就承認了對徒手群眾應該開槍,執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羅網一般。

群眾領袖本沒有和段祺瑞等輩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鉤通,怎麼能夠料到這陰險的辣手。這樣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氣者,是萬萬豫想不到的。

我以為倘要鍛鍊(4)群眾領袖的錯處,只有兩點:一是還以請願為有用;二是將對手看得太好了。

但以上也仍然是事後的話。我想,當這事實沒有發生以前,恐怕誰也不會料到要演這般的慘劇,至多,也不過獲得照例的徒勞罷了。只有有學問的聰明人能夠先料到,承認凡請願就是送死。

陳源教授的《閒話》說:“我們要是勸告女志士們,以後少加入群眾運動,她們一定要說我們輕視她們,所以我們也不敢來多嘴。可是對於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們不能不希望他們以後不再參加任何運動。”(《現代評論》六十八)為什麼呢?因為參加各種運動,是甚至於像這次一樣,要“冒槍林彈雨的險,受踐踏死傷之苦”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