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仁不斷開會,最後選出了他比較認同的五十幾號人。這些人的基本特點差不多,都是經過長期考驗的幹部,或者是司馬考、徐遠志這種考驗期不長,卻算是有可取之處的人才。而且他們都在邏輯關係上比較有天份,能夠分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區別。
有了這麼五十幾號人,趙嘉仁就宣佈建立了學社。學社和學校不同,學校有種強制教育的性質,不管家裡是幹部還是群眾,不管是窮是富,趙嘉仁手下體系內的適齡學童就得去上學,適齡的掃盲者就得接受掃盲班的教育。各個行業的內部學校,只要從事了這個行業,就得去接受基本培訓。
學社就不是強制性的,這是個由發起人主導的組織。趙嘉仁是最初的二十名學社成員的入社推薦人,而其他每一名學員都要得到三名學社成員的推薦才能成為預備學社成員。
這種制度並沒有引發眾人的反彈,因為推薦人制度本來就是很常見的制度。趙嘉仁辦得學校其實很類似學徒制度,相當學徒可不是跑去找個老師就可以拜師。拜師首先就得有引薦人,老師經過觀察試用後才能確定要不要招收學徒。引薦人並沒有因此而功成名退,他們的責任在此時更加沉重了,假如學徒出事的話,他們就得擔起責任來。
學校這種不管是誰都得被拉來教育的機構承擔了以前學徒教育的工作,這個機構才是令這時代的人們感到不習慣,甚至是滿心畏懼的存在。‘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僅僅一個疑問就讓許多人感到不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