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某勢力佔據大員的訊息會持續散播,而穿越眾和外界的交流,也會越來越頻繁——1628年勢必會有一些中大型船舶來到大員,這個時候,大員航道以及包括整個臺江在內的清淤工程,也就愈發緊迫起來。
“這艘船效率怎麼樣?多久能清理出航道?”在人從中看了半天海底撈的夏先澤,這時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開始發問。
“抓鬥容量不大,所以效率不會很高。”挖泥船的設計師姚浙生這時出來解釋。
考慮到金屬吊杆和挖斗的配重問題,有點頭重腳輕的木排沒敢上大型抓鬥,所以每次挖掘的泥沙量只有0.6個立方。再加上簡陋的作業系統和木排本身移動的艱難,所以效率肯定不高。
當然,說到效率,跟後世某些喪心病狂的造島船相比,穿越眾這艘海底撈自然是弱雞一隻,不過在17世紀,這艘船的效率妥妥屬於天下第一。
“主航道平均挖深兩米的話,應該用不了一個月時間。”這時一旁基建部的陳棟張口補充到。
陳棟嘴裡的主航道,其實就是船舶日常出入大員的“南水道”。而和南水道隔著一條細長沙洲的“北水道”,由於早年間淤塞嚴重,此時幾乎已經和北線尾島連在了一起。
“兩米的話,這種船不用再駁運了吧?”夏先澤聽完後用手指指正在往臺江對岸駛去的興安平號。
“不用,800料以下的尖底福船都可以透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