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B5本子:
你好啊。
我很小就開始用本子。
最早學寫鋼筆字的時候,用一種田字格本。田字是綠色的,田字裡面還印有細細的紅色的斜虛線。每個田字都是一個緊箍。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寫每個漢字,都得方方正正、平平穩穩地擺進這個田字緊箍,犄角在左上,小腿在右下,雞雞在中間。語文老師最推崇龐中華,要求我們人手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因為他寫的所有的字,犄角和小腿和雞雞都在該呆的地方。班上一個小流氓問語文老師,龐中華全家怎麼不都姓田啊?我問語文老師,都有印刷機印刷人民日報了,我們幹嘛還這麼寫漢字啊?語文老師說,你們兩個小流氓,什麼思想啊?我說幹嘛,你們就得幹嘛。你們再說,就去抄寫一遍《金色的魚鉤》。《金色的魚鉤》說的是一個老紅軍和一個小紅軍在長征路上沒吃的、釣魚、熬魚湯吃的故事,是當時小學課本里最長的一篇文章,三千多字。抄一遍,一本田格本就寫滿了。
第二種那時候常用的本子叫練習本,印了暗藍條紋格,寫起來比田字格本自由,通常也比田字格本厚。我第一次看到的手抄本,就是抄在這種本子上的。那個本子的前兩頁抄的還是魯迅的《一件小事》,到了第三頁就是表哥、表妹、大腿、摸來摸去和床之類了。本子被反覆翻閱過,甚至被對著自摸過,有油漬、汗跡,比一般的練習本厚。文字估計有四五千,抄的人越抄越沒耐心,字型越到後面越凌亂。有些句子下面出現第二種、第三種甚至第四種字型的小字,有的是評論:“不是這樣子的吧?”、“真的啊?”、“怎麼能需要一個小時呢?”之類,有的是擴寫,有的是擴寫的擴寫。後來看《金瓶梅》,讀到文氣有些斷的地方,我常想起那個手抄本。我懷疑,《金瓶梅》或許本來是個尺度不大的世情小說,就是有手欠的人在閱讀中反覆擴寫,就成了個尺度很大的色情小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