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翻開之前的筆記,唐宋八大家包括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北宋的及歐陽修一門六人。
而歐陽修一門包括歐陽修本人,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
自然,這麼一看,似乎曾鞏的存在感不高。
於是,在唐宋八大家這裡也打了個問號。
接著,繼續看起了這篇課文。
在范仲淹的筆下,洞庭湖的浩浩湯湯確實就體現了出來。
雖然,現在的洞庭湖比起北宋時候小了幾圈,不過確實還是南極瀟湘,北通巫峽。
又讀了兩遍之後,吳真實發現,范仲淹寫的確實很好。
短短的幾行字就將岳陽樓前洞庭湖的春夏秋冬給描述了一遍。
自然,這麼一來,也就對唐宋八大家有了更深的懷疑了。
於是,第二天,早自習,吳真實就問李老師唐宋八大家為什麼沒有范仲淹。
自然,對於這種問題,李老師也需要時間來組織語言。
思考了一番之後李老師說:“這個和古文運動有關。”
“古文運動?”吳真實問。
“對,就是古文運動。”李老師說。
接著,李老師繼續說:“你想想,兩晉以及南朝的文章是不是很少有進課文的。”
吳真實想了想說:“好像是的,出了陶淵明的和那個什麼說’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文章。”
李老師繼續說:“嗯,那個《詠雪》,劉義慶寫的。這個話是才女謝道韞說的。”
接著,李老師繼續說:“其實,這段時間古文不少。但是,辭藻過於華麗,沒有什麼實在的意思。所以,接著就開始了古文運動反對這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文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