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但是,不要忘記,在這一巨大的歷史程序中,我們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其中就包含著我們將不得不拋棄許多我們曾珍視的東西。
這就是我們永恆的痛苦所在。
人類常常是一邊戀棧著過去,一邊堅定地走向未來,永遠處在過去與未來交叉的界線上。失落和歡欣共存。尤其是人類和土地的關係,如同兒女和父母的關係。兒女終有一天可能要離開父母自己要去做父母,但相互之間在感情聯絡上卻永遠不可能完全割會,由此而論,就別想用簡單的理論和觀念來武斷地判定這種感情是“進步”的還是“落後”的。
那麼,當歷史要求我們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時,我們對生活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別還是無情地斬斷?
這是俄羅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題,也是我的命題。
哲學的斷定是一回事,藝術的感受是另一回事。藝術家的感受中可能包含哲學家的判定,但哲學家的判定未見得能包藝術家的感受。理性與感情的衝突,也正構成的藝術永恆的主題。
拉斯普京曾寫了《告別馬礁》,揭示的正是這一痛苦而富於激情的命題。
我迄今為止的全部小說,也許都可以包含在這一大主題之中。《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卷六第三十章可以看作是我從一個側面專門為此而寫的一個小小的“特定”。
我國不幸的農村問題是歷史形成的;是古老歷史和現當代歷史形成的。政治家、哲學家和經濟家都可以理性地直接面對“問題”,而作家藝術家面對的卻是其間活生生的人和人的感情世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