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七章 知識上的鑑賞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發展知識上的鑑賞力和行為上的良好表現。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一個人能知道何所愛何所惡,便是嚐到了知識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裡塞滿歷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對於俄國或捷克的時事極為熟識,可是他們的態度或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在社交集會里碰到這麼一個人真是再氣煞人也沒有的事了。我曾碰見過這種人,覺得談話中無論講到甚麼話題,他們總有一些事實或數字可以提出來,可是他們的見解是令人氣短的。這種人有廣博的學問,可是缺乏見識或鑑賞力。博學僅是塞滿一些事實或見聞而已,可是鑑賞力或見識卻是基於藝術的判斷力。中國人講到學者的時候,普通是分為學、行、識①的。對於歷史學家,尤其是以這三點為批評的標準;一部歷史也許寫得極為淵博,可是完全沒有見識,在批判歷史上的人物的事蹟時,作者也許沒有一點獨出心裁的見解或深刻的理解力。要見聞廣博,要蒐集事實和詳情,乃是最容易的事情。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有許多事實,我們要將之塞滿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選擇重要事實時所需要的見識,卻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這要看個人的觀點如何。

①一個人對於歷史或時事的見識,也許會比別人更“高”,這就是我們所謂“解釋力”。所以,有教育的人是一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雅。一個人必須能夠尋根究底,必須具有獨立的判斷力,必須不受任何社會學的,政治學的,文學的,藝術的,或學究的胡說所威嚇,才能夠有鑑賞力或見識。我們成人的生活無疑地受著許多胡說和騙人的東西所包圍:名譽的胡說,財富的胡說,愛國的胡說,政治的胡說,宗教的胡說,以及騙人的詩人,騙人的藝術家,騙人的獨裁者,和騙人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會告訴我們說:一個人兒童時代的腸胃官能的活動,對於後來生活上的野心,進取心,和責任心,有著切實的關係,或說大便秘結造成一個人的吝嗇的性情;有見識的人聽見這種話的時候,只好一笑置之。一個人做錯了事,便是錯了,用不著拿出偉大的名譽以威壓人,也用不著說他曾讀過許多我們不曾讀過的書,以恐嚇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