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接受這麼一個簡單而自然的生物學的觀點時,兩種衝突是不可免的:第一,個人與家庭的衝突,第二,乏味的智慧哲學和比較溫暖的本能哲學之間一種更深刻的衝突。因為個人主義和智慧的崇拜會使一個人忽略了家庭生活之美;而以個人主義和智慧的崇拜而言,前者不象後者那麼有害。一個相信個人主義,實行個人主義的人,還可以做智者,可是一個相信冷靜的頭腦而排斥溫暖的心的人,卻不免變成傻瓜。以家庭的集合主義為社會單位而言,我們還可以找到代替物,可是一個人如果失掉匹偶和父性與母性的本能,便找不到可以代替的東西。
我們開頭必須有一個假定:承認人類在世上不能單獨生活而得到快樂,他必須和周遭一個比他自己更大的集團發生聯絡。一個人的自我不是限於他的身體的大小,因為有一個更大的自我會跟他的智慧活動和社交活動而發展。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國家,無論在什麼政體之下,一個人所注意到的現實生活不會跟他的國家或時代共同擴張,而只限於他所認識的人和他的活動範圍,這個較小的範圍就是我們所謂“更大的自我”。他就在這個社會單位中生活著、活動著、生存著。這麼一個社會單位也許是一間教區,一間學校,一間監獄,一間商店,一個秘密團體,或一個慈善機關。這些東西也許會代替家庭做一個社會單位,有時甚至完全取家庭的地位而代之。宗教或一個偉大的政治運動也許會吸收一個人的整個生命。可是在這一切集團中,家庭依然是世界上唯一自然的單位,唯一在生物學上有真實性的、令人滿足的、有意義的單位。這個單位是自然的,因為每一個人出世時已經是在家庭裡了,而且,他終身是和家庭發生關係的;它在生物學上是有真實性的,因為血統的關係使人類看得見這麼一個更大的自我。一個人如果不能使這種自然的集團生活圓滿,在其他的集團中便也不能有圓滿的生活。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除了這種集團生活的重要之外,人類只有在和一個合適的異性過著和諧的生活時,才能儘量表現自己,成全自己,達到性格上最高的發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