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幾天過去。方木每天去公安廳上班,按照邊平的安排籌備那本案例彙編。手裡忙著,心思卻不在這本書上。他在等待著專案組那邊的訊息。同時,他也時刻關注本地媒體,除了要把每天的報紙翻來覆去地看幾遍,網上的本地新聞欄目也時時瀏覽。
下一個被害人,會是誰?
不過,從近日來的新聞性質來看,分局長的戲言竟然變成了現實一負面新聞的數量有所減少,從惡劣程度來看。也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方木相信這絕不是因為媒體對此類新聞的報道和渲染有所收斂。在他們看來,具有爆炸性和轟動效應的新聞才是最有價值的。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新聞工作的生命線,也和媒體工作者的前途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有時,為了追求新聞效應,甚至僅僅是為了迎合民眾的心理,他們會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片面誇大甚至是虛構某些“事實”。在一切皆可以產業化的當代,為了吸引眼球而不擇手段,實在是他們無奈卻又必然的選擇。
不過,就像分局長所說的那樣,這“未必是壞事”。一個所謂“仗義出手”的懲罰者,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讓作惡者有所顧慮。C市的市民們似乎重新理解了這樣一句古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城市的道德水平彷彿一下子提髙了很多。不知道有多少惡言在出口前生生憋住,不知道有多少惡行在下手前心生猶豫。也許他們的行為不至於招致司法機關的嚴懲,但是誰知道會不會被“他”選作目標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