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全唐詩》卷一百七十八·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一般來說,來舊貨市場淘寶的人,都是一掃二停三細看:先是拿眼神在一排攤子上掃,掃到中意的就停下腳步細看;若覺得有些名堂,才蹲下來拿到手裡端詳。是以淘寶人的行進速度相當慢,需要極大耐心,有時候稍有錯眼便會漏過寶貝。而鄭和與這些人顯然不同,他目不斜視,對兩旁東西看都不看,徑直朝前走去。羅中夏在後面遠遠跟著,只見鄭和越走越偏,七轉八繞,最後來到了寺廟的偏院。
偏院中栽種著數棵參天梧桐,周圍一圈都是平頂禪房。這裡空間不夠開闊,一條碎石小路又曲折,所以設攤賣貨的人少,只有一些比較正規的古董店在這兒租了幾間禪房,稍加裝修當作門臉。比起前院摩肩接踵的喧鬧,後院樹蔭鋪地,間有涼風,倒是個清雅的所在。
鄭和走到一家掛著「墨雨齋」招牌的商店,毫不遲疑地走了進去。羅中夏躲在梧桐樹後一看,發現商店門口的櫥窗裡陳列著文房四寶,心裡霎時明白了:原來這小子想捷足先登弄到鳳梨漆雕管狼毫筆,去給鞠老先生表功。羅中夏雖不知道古董界有「賣熟不賣生」的規矩,也多少明白出身書香世家的鄭和想淘古董,關係管道可比自己多得多。比如眼前這墨雨齋,看裝潢就透著古雅之意,比外面攤販要有勢力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