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萬沒想到,在這個預計供奉著盧舍那佛的地方,居然不是寺廟,不是佛龕,而是一座關帝廟。
只是這關帝廟,看上去說不出的古怪。木戶加奈抓住我的胳膊,喃喃道:“這樣的建築風格,我好像在哪裡見過……”經她一提示,我很快注意到,這座迷你關帝廟,在各種細節上都顯得與眾不同。比如它的紋飾與簷角龕前的曲度很大,牆沿裡都塞滿了斷面齊整的菇莎草(漢族俗稱萬年蒿,是一種產於北方高原的茅草,常被用紅土色染過後,裝飾在藏式建築的牆體上方,作為飾帶裝飾),看上去嵌了一條棕紅色的飾帶——這很接近藏區的廟宇風格。
我湊近兩步,看到那尊關公銅像,雖然衣飾穿著還是漢地風格,但腳踩著的壇座,卻是一朵曼荼羅花。一看到這花,我心中一驚,連忙讓木戶加奈原地等著,然後繞到這半廟半龕的背後。果然,在廟龕的背後,我發現了一座已然倒塌的石刻經幢(幢,原是中國古代儀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絲織物做成,又稱幢幡。由於印度佛的傳入,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開始將佛經或佛像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為保持經久不毀,後來改書寫為石刻在石柱上,因此稱為經幢),不過幢頂、幢身和基座三節還算分得清楚。
經幢這種東西,是唐代中期出現的。當時的人相信經幢裡蘊涵著無邊佛法,可以避邪消災,鎮伏惡鬼。這經幢有一個八角形須彌座,幢身可見曼荼羅花的紋飾,顯然是密宗的東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