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如海的陰魂,既然和生的一樣,走進瀏陽城來,一般的含笑點頭,向生時認識的人打招呼。普通人在白晝遇見了鬼,怎麼能不害怕呢?並且都明知趙如海這個鬼,比一切的鬼都來得兇惡,益發不敢親近。所以趙如海的鬼魂一走進城門,遇著的人,一傳十十傳百,頃刻之間,這訊息便傳遍瀏陽城了。得了訊息的,無論大行小店,同時都把鋪門關起來。街上行人也都紛紛逃進了房屋。秩序大亂了一陣之後,三街六巷多寂靜靜的沒有一點兒聲息了。似這般冷落悽閔的景象,自有瀏陽縣以來,不曾有過。既是一縣城的人都將大門緊閉,藏躲著不敢出頭,趙如海進城後的舉動情形,因此無人知道。約摸如此寂靜了一個時辰之後,才有膽大的悄悄偷開大門探望,卻是街坊上一無所見。次日早起,就滿城傳,縣太爺今日親自去社壇祭奠趙如海,都覺得這是一件千古未有的希奇之事,不可不去瞧瞧這盛典。
這日孫癩子也邀了無垢和尚到社壇看熱鬧。此時社壇的情形,已比往日熱鬧幾倍了。往日的社壇,雖是正神所居之地,然因未嘗有特殊的靈驗,既不能求福,又不能治病,人人沒有無端來拜祭的,終日冷淡非常。自從趙如海葬後,來墳前拜禱的絡繹不絕。趙如海老婆藉著伴丈夫的墳,搭蓋了一所茅棚在墳旁。凡是來拜墳的,多少總得給他幾文香火燈油錢,每日計算起來,確是一項不小的迸款。縣官看了這情形,若在平時,必赫然震怒,嚴禁招搖了。此來一句話也沒說,親自向墳前祭奠之後,吩咐左右磨墨,就香案上鋪開一張白紙,縣官提筆寫了邑厲壇三個大的字,並提了下款。指點給跟來伺候的地保看了,說道:“這地方歷來是做社壇的,於今既葬了趙如海,歷來的社壇自應遷別處,社壇既經遷移了,此地就不能再稱社壇。本縣己給這地方取了個名字,便是這三個字。此後你們都得儘管稱這地方為邑厲壇。將三個字拿去,叫石匠刻一塊大石碑,立在這地方,以傳久遠。”地保躬身應是,縣官打道回衙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