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命運都很慘,但在清末帝溥儀看來,他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這樣的命運,從1912年2月12日他退位那日起,就已經命中註定了。那年的溥儀年方六歲,除了吃喝拉撒和玩耍,什麼都不知道。決定清朝命運的對話,在他的記憶中,只是隆裕太后跟一個矮胖的老頭之間的哭哭啼啼。
皇帝退位的決定,是隆裕皇太后做的。而退位詔書,是晚清最有名的狀元張謇的手筆。幾百字的退位詔書,只說了三件事:第一,為順應民意、避免戰亂,宣佈退位;第二,結束帝制,建立共和立憲政體;第三,由袁世凱組建臨時共和政府。最後一條後來有好些人不滿,認為一個垮了臺的太后還要指定人組織政府,帶有授權的意味。但是,儘管袁世凱也承認自己做總統不是清帝的授權,而是民意的歸向,但加上這一條,對於當時的他而言絕對不是沒有意義的。不管怎麼說,在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帝制傳統的國度裡,這對自己的合法性大有裨益。
包子沒有從天上掉下來的。清帝的退位,實際上是獨立各省的革命黨和立憲黨人與袁世凱聯手促成的。甚至連不買南北和談的賬,執意要單打獨鬥,到處扔炸彈的北方革命黨人,也有份兒。如果不是他們炸死了最有用的滿人宗社黨干將良弼,滿人親貴怎麼可能遠的跑到大連、青島,近的躲進天津租界,上朝時,讓個隆裕呼天不應,呼地不靈。如果不是他們襲擊了袁世凱,袁世凱怎麼會有藉口躲起來不見,讓自己的親信趙秉鈞和胡惟德兩個出面成天逼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