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2年,秦將樗裡疾率領秦、魏、韓三國聯軍伐齊,大敗齊軍於濮水。具體的戰績是,齊將聲子被殺,匡章敗走。樗裡疾的這次行動,雖然不是為了燕國而來,但在客觀上迫使齊國從燕國撤軍,從而挽救了燕國。
僅僅是在六年之前,三晉還打著五國伐秦的大旗進攻秦國,被打得落花流水;六年之後,魏國和韓國為什麼會跟在秦國後面戮力攻齊呢?
關於這六年間發生的事情,還得從公元前316年發生在咸陽的一場辯論說起。
司馬錯論伐蜀
公元前316年,地處西南的兩個少數民族國家苴國和蜀國,因為領土問題發生戰爭。
苴國打不過蜀國,便派人向秦國求援。
秦國地處中國西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眾多,其中實力最強的是西北的大荔、義渠和西南的蜀。它們並不服從秦國的領導,與秦國的關係時好時壞。總的來說,好的時候少,壞的時候多。秦國時常掠奪它們的土地,它們也不時發動反攻或侵略。進入戰國以來,秦國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已經有好幾次。
公元前461年,秦國攻取大荔的都城(今陝西省大荔),逼迫大荔向北撤退。
公元前451年,秦國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築城,意在防範蜀國入侵。
公元前387年,蜀軍突襲並攻取南鄭。同年,秦軍發動反攻,奪回南鄭。
公元前444年,秦伐義渠,俘虜義渠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