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第三個,禰衡死得冤,成不成立?我的結論是也冤,也不冤。為什麼說他冤呢?他罪不當死,他是罵了很多人,但是不能說罵人就該死嘛。為什麼說他也不冤呢?因為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咎由自取。我們看他是怎麼回事,他被曹操打發到劉表那兒,他對劉表是歌功頌德,不吝溢美之詞。但是同時他又諷刺劉表的左右,對劉表手下那些人他全部都是諷刺的。所以,劉表的左右手下人就到劉表那兒去打小報告,說將軍有沒有注意禰衡是怎麼歌頌你的?他歌頌你很仁慈,什麼意思?說你是婦人之仁,說你其實是沒有能力,其實是窩囊廢。這話禰衡沒說過,但是劉表一聽,像,相信了。相信了以後,打發到黃祖那兒。那麼曹操把禰衡打發到劉表那兒,他是知道劉表的為人是比較寬厚的,確實也是比較仁慈的,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你到劉表那兒如果能夠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還可以得一個善終。所以曹操送禰衡到劉表那兒,有以觀後效的這樣的一個意思;而劉表很清楚黃祖是個什麼人,黃祖是什麼人呢?軍閥大老粗,脾氣暴躁,這是是史書上有記載的,他還要把禰衡往黃祖那送,那才是借刀殺人呢。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禰衡之死,第一,是他自己有不檢點的地方;第二,是劉表借刀殺人;第三,歸根結底是社會黑暗。因為禰衡再怎麼說,他沒有死罪。一個江廈太守,就因為人家罵了自己就把人家隨隨便便殺了,這是什麼社會?這是專制社會、黑暗社會、沒有人權的社會,還不經審判,也沒有找律師來辯護。所以歸根結底,禰衡死於不講人權和不講法制。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講人權、講法制的時代,這個人也不討人喜歡。他說話從來不給對方留面子,也從來不給自己留餘地,他硬是要把對方和自己都逼到牆角上去,這是何苦呢?所以我的結論是,禰衡不該死,也不值得學習,更不能當作英雄來歌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