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第五次“圍剿”中選擇持久消耗作戰方針,和當時國內外相對有利的環境直接相關。周恩來曾經談道,蔣介石在“第五次‘圍剿’中,能出動五十萬大軍發起進攻和實行封鎖,那是他的全盛時期”。[54]確實,和前四次“圍剿”幾乎一直在國內外動盪局勢中進行相比,第五次“圍剿”進行過程中,南京政府內外環境相對寬鬆,給了其從容展布的空間。
從外部環境看,長城抗戰並簽訂《塘沽協定》後,日本在華北的侵略活動告一段落,北方的壓力暫時有所減輕,此後直到第五次“圍剿”結束,日本在華北一直未有大的動作,南京政府獲得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南京政府積極調整對外政策,與英、美等國加強聯絡,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宋子文於1933年4月開始長達半年的歐美之行,並與美國訂立5000萬美元的棉麥借款合同。宋子文之行被認為標誌著“南京政府對歐美國家實行經濟開放政策的起端”。[55]在加強經濟聯絡同時,南京政府向西方國家大量訂購武器裝備,據中央信託局統計,1933年和1934年兩年間,購買軍火費用達6000多萬元。[56]這些,既加強了南京政府與西方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聯絡,又提高了其軍事裝備和統治能力。共產國際軍事顧問1933年初報告:“在敵人方面,武器裝備的質量在不斷提高,其機槍和火炮的配備程度已接近現代軍隊的水平。”[57]具體到實戰中,國民黨軍發動第五次“圍剿”後,將其裝甲部隊和新購德國山炮投入進攻,發揮出相當效果。粟裕回憶:“十九師是紅七軍團的主力,戰鬥力強,擅長打野戰,但沒有見到過裝甲車……部隊一見到兩個鐵傢伙打著機槍衝過來,就手足無措,一個師的陣地硬是被兩輛裝甲車沖垮。”[58]紅軍兩個主要軍團的指揮者彭德懷和林彪都注意到:“蔣軍在第五次‘圍剿’時,技術裝備比以往幾次有所加強。”[59]“每連有多至六挺的機關槍,至少也有一挺。我們在敵機槍下除非不接近,一接近一衝就是傷亡一大堆。”[60]周恩來在1934年初對反“圍剿”戰爭作出初步總結時,印象很深的就是國民黨軍裝備和編制的加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