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1937)秋,北平選區國大籌備選舉漸次開展。胡適以《獨立評論》發聲道賀,漫言天心悔禍、華土將入正軌。以30年代空氣,此語尚非“不可救藥的樂觀”。蓋黃金十年政爭亂象,無不與行憲路線圖相關,初非今本兒童教科書貶斥之新軍閥爭利所能概全。胡蔣以開國大、廢訓政時間表反目,致寧粵分裂。汪蔣就地方自治議合流,寧府重開。此即公開拒絕錢端升、丁文江諸名士“新型專制”之推戴,重申總理遺囑之行憲步驟。無怪乎適之欣快非常,昌言民黨法源本出議會政治論,苟不能盡背其師,終必合流於三百年來之浩蕩。後人於十年經濟起飛,軍政統一漸入佳境,久無異詞。易忽視者為黨治訓政並未中斷制憲工作,《五五憲草》即40年代政協國大討論之起點及藍本,地方自治文官行政法學教育之爛然大觀,為前四千年後八十年未見。自胡薨陳敗,汪蔣複合,行憲路線圖無復爭執(舊有爭鬥皆屬遲速左右問題,本無議修改孫文“建國大綱”所擬步驟者),國大預備工作已在運作中。
未及旬月,盧橋事起。近衛公之“裁抑軍人”“對華不擴大”一變為“不以國府為談判物件”。衣冠西渡,偏安岷蜀。燕雲無地,評論安歸?所存者僅翁氏壯語:“吾國若亡,後史當知吾輩已盡最大努力。”縱高盧破羅馬,元老端坐議院殉城,風義蔑以加矣。待重頭無復舊關河。回紇收京,滿洲蕩寇。江東父老無家可別,海上孤兒附仰依人。雷儆寰(震)頌陶公擬古第九首:“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以贊民國,至矣盡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