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元前617年冬天,當楚、鄭、陳、蔡四國將戰火燒到宋國門前的時候,宋國尚未從內亂的陰影中走出來。
三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他的兒子杵臼繼承君位,即歷史上的宋昭公。
在政權結構上,宋國和晉國是兩個極端。晉國自晉獻公年代就有驅逐“群公子”的傳統,政權基本上由異姓貴族把持,公族勢力被排除在政權之外。而宋國則是典型的公室政治,國家政權基本上由公室成員控制。宋昭公即位的時候,宋國的“六卿”分別是:
右師公子成——宋莊公之子;
左師公孫友——公子目夷之子;
司馬樂豫——宋戴公之玄孫;
司徒鱗矔(guàn)——宋桓公之孫;
司城公子蕩——宋桓公之子;
司寇華御事——華父督之孫,而華父督為宋戴公之孫。
說明一下,宋國的“司城”即為司空,是主管工程建設的官員。因為先祖宋武公的名字叫做“司空”,為了避諱,所以將司空改為司城。
俗話說,此人之藥,彼人之毒。晉襄公因為異姓貴族勢力太強大而苦惱,宋昭公則因為公族勢力太強大而苦惱。他一上臺,就打算向晉獻公學習,將“群公子”驅逐出境,首要目標是“穆、襄之族”,也就是宋穆公和宋襄公的子孫。說句題外話,“群公子”的問題,是困擾著那個年代所有國家的統治者的大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