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劉裕對南燕和後秦的北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東晉末年,劉裕率軍相繼攻滅南燕和後秦。這兩場戰事是南方政權對北戰爭的最高峰,主要表現在:(一)戰前綜合考慮了地理、季節、兵種、補給等諸因素,計劃嚴密周詳;(二)針對北方的騎兵優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抗手段;(三)從統帥到士兵都有較高的素質,紀律嚴明,作戰積極性高。這些因素保障了對燕、秦戰爭的勝利,且對南朝的戰爭形態、政治形勢產生了較大影響。

第一節 劉裕伐南燕戰爭背景與劉裕的進攻部署

398年,北魏對後燕發動進攻,佔領中原。部分慕容鮮卑在慕容德的帶領下渡過黃河,輾轉在青州立國,建立南燕政權。此後慕容超繼任為南燕皇帝,逐漸對東晉採取攻勢。

義熙五年(409年)二月,燕軍數次襲掠淮北,引起東晉邊境的恐慌。此時,東晉掌權的是以劉裕為首的北府軍人集團。次月,太尉劉裕宣佈親自出徵南燕,所率兵力主要是揚州禁軍和徐州北府兵舊部。四月,劉裕所部開始進軍。(關於此次戰役,可參考圖6)《宋書·武帝紀》:

圖6 東晉滅南燕之戰示意圖

(義熙)五年二月,(南燕)大掠淮北,執陽平太守劉千載、濟南太守趙元,驅略千餘家。

三月,公抗表北討,以丹陽尹孟昶監中軍留府事。

四月,舟師發京都,溯淮入泗。[1]

這樣迅速地做出伐國之謀,在東晉南朝戰爭史上頗為少見。[2]慕容超襲擾東晉是一時心血來潮之舉,事先並無預兆。劉裕此次伐燕時,嶺南尚有盧循的天師道武裝,益州有譙縱的割據政權,晉軍頗有後顧之憂。但這也有一定積極作用,就是使東晉軍隊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動員程度,可以迅速轉入實戰狀態。劉裕伐燕的總兵力並不多,大概在三到五萬之間,但大都是經歷過對孫恩、盧循天師道軍及桓玄作戰的北府舊部,富有戰爭經驗,這也是晉軍能迅速參戰的重要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